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是誰負責串起影像

在美國,東岸與西岸的製片概念有著基本上的不同。西岸強調製片為主,行使職責細緻的拍攝工作;東岸則是導演為主的獨立製片事業。兩者理念不同,壁壘分明,存在著本質文化上的差異,主流電影亦然。重點是影片總要生產出來,大電影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因為分工精確,很容易找到那顆螺絲釘出現鬆動。以製片的角度和方式來看,以前大的影片和小的影片沒有什麼分別,只是規模不同。隨著拍攝器材和剪接器材更形普及,兩者製片的方式也會呈現M型趨勢。規模小的影片主要就是人員編制少,而且幾乎屬於兼差性質,主要是手上同時有好幾個案子,才能存活。工作人員大部份屬於前端拍攝人員,你沒看到拍起片子都是浩浩蕩蕩一群人,完成影片的剪接室,通常就變成是孤孤單單一個人。 連續的畫面當然需要前後端的串連,才有成品出現。在影像上幾乎是各盡其職,但也不相往來。唯一能夠串得起來的橋樑,就是以前人家經常說的,西門町的招牌軋下來,10個人裡面,有三個是導演。當然那是以前的說法,現在我看應該是10個裡面就有5個吧!只是其中的4個半都失業,所以要出來閒晃。不過導演為什麼要這麼倒楣,他一定要十八般武藝都要會才可以行走江湖,然後走江湖還要被招牌軋?或被業主炒魷魚?拍片這麼瑣碎的事,導演要顧前顧後,搞得十八般武藝沒一樣精通,所以經常是在前端出外景被攝影師唸,後端又被後製剪接師嫌。然後又必須插手時常搞不清狀況的製片組,而可能最本份該做的指導演員工作,自認資深的演員根本打從心裡抗拒。看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導演自己多請客,擺平局面。好了,你有沒有想過,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當初誰規定這些是導演的工作,或者當初有誰規定做這個工作的人,他就叫導演。大概只是中文約定成俗,叫導演比較有禮貌罷了。 我們就回頭來說,是誰要把這些前面後面的事串在一起。當然他會是一個人,不管是編劇、製片、美術、導演、攝影、剪輯或是場務,其實我們要的只是一個“答案”,這個答案可以解決影片碰到的問題和應該進行的方向。你仔細想想,答案的意思是尾端的結果,如何能貫穿其間。要能夠串連一切,需要的就是可以執行的“觀念”,這個觀念只能有一個,但是背後還有無數的觀念。意思是說,影片只能有一個主軸,一句話就可以解釋的清楚,但是背後要有長久訓練累積的觀念做支撐,才能明白那個主軸概念。我們通常把這樣思考的難度丟給了導演,因為職務上他更像知識份子,屬於用腦子的工作,而別人也樂於避免責任風險。站在導演的角度,這絕對不公平,因為大家腦子裡都會有想法,而最早的想法還不是導演想的,那是編劇的事。壞就壞在導演經常去參與寫寫東西,然後把編劇的事情影像化,裝懂的結果,最後自然是自己負責。在日本那當然沒有導演這件事,他們叫監督。我們這邊要怎麼叫都可以,但是其實有一個位置其實比導演和監督更重要的,那就是“構想”。當然影片上頭並沒有這號人物,只是暫時還不是大家的習慣罷了,然而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必須想想看未來世界的模樣。既然招牌可以軋到五個導演,那誰導的會是最重要的事嗎?好萊塢早就不這麼想了,將來自然是誰擁有與掌握構想,誰有好構想,誰有賺錢的好構想,誰有名流千古的好構想,才是最大的關鍵。 
One Cut 寫於美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