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影片所要達到的第一個意境:雋永

我不知道大家想做影片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經常把劇情片以外的片子叫做非劇情片,通俗簡單的說法就是叫它紀錄片,因為紀錄片工作者廣義的包山包海,全部囊括在裡面。然而實情如此嗎?這些界定重要嗎?這裡面的界定,可以討論,答案是非常的重要。對於許多書上或是專家的看法,就請大家思考再思考,許多成形的看法未必是對的,通常也只是嚇唬人用的。我們將來好好聊聊紀錄片的時候,再來思考這些定義。
今天看了兩年前的作品,也是有感而發,想論述一下影片屬於雋永的價值。當初在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我告訴對方業者,希望能有一個空間和機會做出十年二十年之後都還耐看的影片。還好對方尊重我,放手讓我做,兩年過後,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看起來還是很新很耐看。從事影像工作的人大部分花費許多的力氣,替出資單位拍攝影片,換取基本的生活必需,要做到業主能夠接受的導演級品味,就像遇到伯樂一樣,很難,非常的難。原因很簡單,出資的人有他強烈宣傳的目的,而且對影像的理解有限,也許雖然他看得懂高深艱澀的電影,但並不表示他執行起來會跟著夢中走。意思就是導演要拍到自己想做到的成果,很難,難在業主,更難的是自己。我們的部落格曾經說過要幫大家解決人事的困擾,當然也就能解決以前年輕的時候,為什麼碰不到伯樂的問題,我們將慢慢的帶著大家去思考這中間的過程。
這篇文章主要還是談影片雋永的價值。影片作為一個藝術形式,比起其他的藝術,尤其是音樂美術,相對來講脆弱許多,可能連照片的藝術價值都很難比得上,這是就縱觀長遠來看。簡單的說法就是其他的藝術類型耐看耐聽,影片卻並非如此,而且幾乎成相反的走勢,越看越不耐看。小時候我們上一代的人確實可以去電影院,連看梁山伯與祝英台十次。到了我長大的時候,院線電影大概是每部都去看,同輩朋友也大多如此,已經很少聽到有人為了一部片,多看兩次的情形。而現在影片氾濫的時代,大多和人聊起,可能就是某某電影看過了沒,沒看過也不稀奇,因為選擇實在太多。如果不管年代與歷史,影片的特性很容易讓人覺得看過就好,誰會沒事一直重複看已經知道的故事情節。所以有意思的就是,電影或是其他形式的影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實根本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解決什麼?至少解決一個觀賞者在看完影片之後,還會有股衝動與慾望的想再看一次。讀者也許會說,有這種影片啊,有些影片就會不斷的想看。當然是有,但是實情也不是這樣。假使你希望你想要再看一遍,那麼請問第二遍呢?第二遍之後的第三遍呢?能夠持續希望的看十次嗎?那請問影史上數量其實不算多的電影大師們那些超高水準的作品,經得起連看十次嗎?也許有,保證絕對值得,但是對剛剛提出來的問題假使有一絲懷疑,那就說明了就算把上個世紀最好的大師,大師最好的作品,放到戲院來播,播一場滿座,第二場人去了一半,第三場......。也許大家也會說電影有自己的特質,是其他藝術形式做不到的表現方式,這當然沒錯,但是我問的是作為雋永的價值,影片說實在的,是心虛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既然影片如此充斥,那就表示影片的需求將大增,大增的結果就是要競賽,競賽的目的最後還是烏龜會贏,意思就是最後誰的作品很耐,誰就有可能突出重圍。如果你能夠想到如何解決影像的耐看性,那恭喜你,你不但是國家級人才,還是世界級的人才。我們這個部落格又要開始讓大家傷傷腦筋了,我當然相信許多拍大片的導演也希望自己拍出來的電影一直有觀眾想看,未來十年二十年放在電視上播,當然我是認為那時候應該沒有電視了,反正不管在那裡播出,就是還是很好看。不過想歸想,其實就是做不到。實際的情形就是,看第一遍覺得新奇好看,接著推薦叫朋友也去看,然後隨著時間的流失,新的影片不斷出來,原來的新片變成舊片,時間又過,舊片就變成了窖藏高粱,陳年舊片了。最後可能還是得去問問周星馳,他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半開玩笑的話。
好了,問題來了,影片怎麼做到雋永,而非倦永?我們來動動腦筋。首先,自然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影片的製作要有前瞻性。當然讀者用膝蓋想就知道,那還用說嗎?其實實際情形並不是如此。並沒有線上的人,不管導演或是製作人,好好想過這個問題。那你會說,怎麼可能,做影片不就是希望觀眾欣賞,還能持續的看下去嗎?話雖然如此,但是我敢說並沒有太多人有雋永的想法,或是說就算有,也不知道怎麼執行。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我來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是非劇情片,那麼是不是影片中多半有採訪,被訪問的人是不是要打上職稱,所以請問了,如果將來這個人換了職位與工作,那請問這個片子能播多久?可以再播十年二十年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好,如果你去想想50年代60年代的紀錄片,你也可以說那時候主角就是學生啊,十年二十年後主角當然早就不是學生了,可是影片依舊動人好看啊。這話也不錯,就像之前文章所說的,只要影片有人生哲學的價值,就是好的影片。我們在這個時代,吸取了多少影像工作者辛苦打下的基業,當然不能只滿足於好的影片。我們這個部落格堅信影像遠遠不止於此,他有更高的境界。在去到更高的境界之前,我們的影片總要有點意境,去思考雋永是所有意境的第一個步驟,很多影片在剛製作的時候,明明是一部新片,在做的時候或剛完成時,馬上就讓他過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聞片,大概是他自己的說法害了自己,說是今日的新聞就是昨日的歷史,聽起來很順口,是是而非的論點,誰說新聞一定是現在看到的做法。世界上當然有人把新聞作成一看想再看的影片,為什麼我們沒有那樣雄心壯志的思惟和執行力?問題出在那?歸根節底問題出在解決影像問題的能力。意境是一種感受與認知,因此雋永就是一種認知,如果你企圖要做到影片有雋永的價值,除了前面提到的前瞻性之外,影片自然要做到一種在意境上的完全不同,這是有層次步驟的,我們將在這個部落格慢慢的說明。現在讀者能夠思考有關影片的雋永性,第一步最關鍵的因素其實就是排除影響雋永的可能性,請仔細想想,收穫就是你的。比方說職稱的問題,主持人的問題,提問的問題,手法的問題,敘述的問題,寫作的問題等等等等,意思就是你能夠想到的都有問題,那如果你還想不到呢?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影像問題呢?還是歡迎大家來這裡玩玩,思考思考影像的未來性,也許這個未來能夠解決你眼下的問題。

One Cut/美濃/2011.10.26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影片聲音音軌的多重運用

最近有朋友想出版有聲書,先是跟我提起這件事情,才說完就說我這個搞影像的人應該是不懂。我是一句話都還沒講,對方一句話就先扣死你,我自己心裡也無奈也好笑。我們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其實常遇到這種被人家定位的事情,用比較政治的話來說,叫做扣帽子;用比較流行的話,就叫衛星定位好了。這還可能不是專業上認知的問題,而是人們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舉個例子來說,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剛開始當導演的時候,一定會被質疑導演的功力,因為大家還停留在他是攝影的印象中;又比如像我這樣一個紀錄片學校出身的人,也只能夠被人介紹為紀錄片導演,好像我就是不懂戲劇。我常常碰到不認識我的人,很快的就否定了我的能力,像這幾年我住在鄉下,如果我們這裡有比較大型的片子拍,就有人屬意去台北找專業的人下來,我心裡還真是覺得要理解一個人的能力,說起來容易,就算專業的領域,電影電視圈,要碰到知人用人的人,其實已經少到幾乎沒有。
當然我們這個部落格企圖心很大,來過這裡玩的人都知道我說過在現場拍攝,你只要腳架一擺,動一個鏡頭,我就知道你有幾斤幾兩重,為什麼?其實讀者可以再去動動腦筋,問題在那裡?在拍攝現場的人如果有機會和我聊聊或想問我,我可以從他的動作告訴他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當然我不會沒事找事愛教人,一切看緣份。如果你是不小心逛到這個部落格,大概沒辦法接受我的說法,那我必須再說一次,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包括我,而是要問對你有沒有幫助。好了,既然我說有本事一眼就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剛剛說在拍攝現場,那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場景,一眼就可看出來?那當然還有很多的場景也同樣看得出來,舉例來說,我們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在剪接台上,剪接師和導演的功力。我講的是一眼,不是看兩眼或研究一番,只需看一眼就知道這個人影像功力如何。為什麼?癥結點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可以輕易的回答這些問題,我是歡迎這樣的讀者過一段時間再來這裡,希望那個時候,我已經能夠寫到影像的另一種境界,到時候大家再來深談。我們這個部落格是要動腦筋的,我現在只能說,一步步的闡述有關影像創意的看法和觀念之後,從事影像創意的人能夠輕易的解決創作上的難題,進而尋求更高層次的視覺概念。
其實朋友問有聲書的時候,我正好之前也是有著一股衝動,想做一個影片,是一個短片,但是完全沒畫面。這當然不是我的發明,如果你有機會參加國際影展,你當然看到的全是電影或電視電影,但是也有些規模不大的國際影展,講是講影展,也有一些是純粹聲音演出的作品。讀者可以想像一下,明明是影展,前面播了一部電影短片,接著就播放這種純聲音作品。燈光還是慢慢變暗,這時候雷聲來了;下起雨了;有車子聲音了;有鳥叫;狗吠;鄰居遠遠跑步聲;葉子唏唆聲;開門聲;女主角接著說話了:「你最好快點回來,恐怕雨會越來越大。」;然後另一位主角還在穿夾克的時候;遠處聽到了警笛聲劃過;男主角說:「我也是這樣想,沒辦法,還是要出去一趟。」好,以上的故事是臨時編的,大意就是,一群看影展的人,還盯著螢幕看的時候,聲音的演出慢慢的鋪陳一個短故事,然後觀眾索性慢慢閉起眼睛,享受聲音的宴饗,你這時候專注在聲音,才能夠領略聲音的優美與震撼。大家可能會問這種屬於廣播電台的節目,為什麼會在影展播?有點意思吧,這個也是可以動動腦的問題。寫到這裡突然想提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學問大了,腦筋需要花點氣力的,請問世界上的影展,還有那些是所有影展單位還沒想到過的影展主題?有趣吧,而且你的答案最好是可以讓主辦的城市能夠帶來大量的經濟價值和世界的領先潮流。如果你有高招,相信就是國家級需要的人才。
我們這個部落格當然是搞影像創意,所以經常動腦想想是個習慣,而且是個好習慣,你常常想怎麼突破自己,就是讓自己進步。有沒有人找你其實不重要,你想想看,如果你沒有這麼好的習慣,當有人來問你的時候,你想都沒想過,也答不出個所以然,就會留下缺憾了。反正動動腦不花錢不吃虧的,能夠幫人解決問題的人,就是有用的人。你如果說動腦筋傷神,那就有點傷感情了。話說回來,我們這個部落格現在還處在幫讀者打好基本功的階段,所以討論的主題主要還是基本觀念的建立。
我在電視台工作的時候,總是異類。只要我做的節目播出去,就有不少人跑到老闆那邊告狀,說我又做了一個奇怪的東西播出去了。我在兩家電視台10多年都是如此,最後幾年作品是被禁播,上頭的理由是觀眾看不懂。可見電視台的高階主管,對專業的認知是匱乏的。當然我對電視台主管通常沒什麼好印象,但是我比較難過的是,和我大概同等的製作人和導演,也對我的做法大感不解。這篇文章主要的是講聲音,以現在電視台非線性剪接的作業方式來說,通常規定所謂的主音在第一軌,以Final Cut Pro來說就是A1和A2;自然音或現場音在第二軌,就是A3和A4;音樂在第三軌,也就是A5和A6。廣義的來看就是使用A1到A6這些音軌,最後再混音,之後再將其中的一軌送上衛星。我隨便做一個最簡單的電視節目,遠遠不止用到這些音軌,結果惹來一些製作人的抱怨,他們問我為什麼要用到這麼多的音軌,然後丟下一句話說大家就只用到6個,你為什麼就是要跟別人不ㄧ樣,增加大家的困擾!我聽了之後總是不解有什麼好困擾的,到底誰才跟別人不一樣!在影像上大多數使用的方式,包括導演甚至攝影、後製,多數人使用的方法或習慣,請問一定是對的嗎,很有可能就錯在基本上,然後大家就將錯就錯,或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問題在那裡。好了,那你是支持大多數做電視節目的看法,還是支持我的想法。我們來說說這個道理。首先你剛學電影的時候,可能會聽到老師這樣的說,電影裡頭影像和聲音的重要性,各佔50%。仔細的想一想,這個話好像很有道理,但問題是你再進一步去想,50%是科學根據還是想像?請問這個數字那裡來的?我覺得說話的人只是要表示從事影像的人不要忽略聲音的重要性,所以他講一半一半,但是影像和聲音確實是有比例,是有數字的,好了,又要動腦筋了,請問正確的數字是什麼?又是為什麼?好了,聲音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節目裡只有三個聲音:講話、現場音和音樂。是誰無知的規定只能有三種聲音。我們剛剛隨便寫的故事,如果聲音同時出現,你去算算就有24個音軌。那麼我們用最簡單的思考來問一個問題,以Final Cut Pro來看,它的音軌請問最多可以開到幾個音軌?答案是99個。那請問誰會無聊到設計一個軟體要用到99個音軌,電視台不就是開玩笑的用到6個。這個玩笑開太大了!用到99個當然就是有需要才有這樣的設計。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學生電影,動不動都是26個聲軌,以Final Cut Pro的左右聲道來計算,就是A1到A52。那還只是學生電影,還沒開始剪就佔了這麼多。那主流電影呢?答案是100個以上的音軌,絕對不誇張,如果你用好的耳機欣賞電影,閉起眼睛就會聽到你平時看電影時聽不到的細微聲。所以99個軌跡還不夠用呢,這下就可以明白電視從業人員專業上的水準,做出來的節目大概都是家長想盡辦法不讓小孩看,或者乾脆努力的考慮家裡不要有電視。電視的定義已經逐漸的調整與改變,變局其實很快。影像創意不是要跟上時代,而是要遠遠的超越時代,才是真正的實力。
One Cut/美濃/20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