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千萬不要相信,影像創作的優劣好壞,純屬主觀意識

電影發展了100多年,大體上來說,它所呈現的表現形式,大約慢了哲學思潮20年。電影都是先拍攝製作,後面跟著才有理論分析。電影最早被發明之後,在懷疑之中,好不容易才擠身藝術之列。這麼多年下來,實務和論述雖然還是業界天平的兩端,但是有經驗和意識者,應該可以嗅的出,兩者互相為用的奧妙關係。 電影的發展歷史中,大概除了法國新浪潮的楚浮、高達等人可以實務理論並進之外,很少有成功跨行兩邊的例子。大部分的真實情況是,一個導演的作品首映之後,他大概會躲的遠遠的,最好是出國。原因可能很複雜:有可能他自己對作品要求的不滿意,當然絕大部份是嫌資金不夠,時間太少。另外有可能是,拍戲實在是太累了,必須趕緊出國渡假,以調養身心。但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必須面臨影評和觀眾的批評,以及票房壓力。以現今每個人都是影評人的網路世界,更是承受巨大的壓力。所得出的結果,不管有多少的論點和評語,導演都會說,那不是我的意思。好了,問題來了,那是什麼意思?受過訓練,靠筆維生的影評家,或是看過無數電影、連續劇和You Tube的網路行家,難道都猜不透影片真正的意圖所在嗎?我要是說出事實,想必大家都很失望。但是在這裡,我還是武斷的說,其實是真的猜不到。 看起來,從事實務的的導演很厲害,厲害到別人都猜不透。其實也不能這樣說。當然每個創作者的想法和理念不同,我們又不是他,如何可以準確的猜到。不過重點還不在這裡,癥結所在其實是影像本身的特性使然。意思是說,導演的想法意念,經過了一種轉化,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內化成影像,來表達他的故事性。他不可能每場戲、每個場景先去理論分析,再去拍攝。原因是影像就是妙在把事情透過有畫面的想像表現出來,導演所有的功力都變成了可以拍攝的畫面串連,而不是單單用文字和論述,否則這種鑿痕的工匠技法,似乎不必花費力氣去評述。而轉化為那種不著痕跡,才是真工夫的表現。 那麼最好的評述者應該就是導演本身。理論上是如此,但實際上有困難。因為他能夠說的,能夠表現的,全寫在螢幕上了,而且他還真不是靠口才吃飯的人。對影像有興趣想評論一番的人,大有人在;導演也是人,他也想在旁邊看看,到底天下究竟有多少知音,可以懂得他的心。 一部作品就這樣出來了,結局就是各說各話,觀者自我評斷,反正影片好壞,都說是觀看的人,主觀意識的喜好,因為藝術這東西很難解釋與說明。那這樣說起來,也不太需要電影評論家在一旁說事情。或者是評論家至少是名門正校,受過專業上的訓練,可以導引讀者去閱讀一部作品。那麼前述已經說過了,影片的創作者絕對不會認同評論者的發現。那麼問題出在哪?又要相信誰呢? 試著要去評論一件影片作品,並不是容易的事。影像創作是一種長時間轉化,累積創作習慣的過程,這個轉化可以轉成千變萬化,也可以轉成一招走江湖,但是畢竟不是旁人可以理解,或者說作者本身也還在細細品味,說也說不明白。那麼我們如何評述一部作品的好壞?其實歸根結底,必須把視覺藝術是主觀認定的想法先拿掉,事情並非如此。我們確實會遇到那些名校電影實務科系的知名導演,去看另一位知名導演的作品後,那種不以為然的態度。大家都是抱持主觀觀看影片的態度,影片的批評很容易,但要說出妙在哪裡,或者給予另一個創見,又是何其困難的事。 電影發展這麼成熟了,難道沒有一個客觀衡量的標準去看看片子嗎?為什麼大家說看電影各憑喜好,我們就這麼輕易的把說不出那裡好壞的原因,推給了主觀意識。想想這其中的道理和奧妙的地方。也就是說,影片是可以全盤的解析,他有一個客觀的方式可以說出影片真正精妙之處。但是這種方式不是電影理論的論述方式,不是單獨語言學、解構學以及其他哲學的論述,而是一種混合著實務思考、各式技法和長久經驗的基本功,再轉化實務為理論,理論成為實務的綜合觀念和工夫,非一朝一夕可以練成。如果你是一個知道影像創作經常會帶給創作者很深的痛苦和挫折,而毅然決然還是勇敢挑戰自己並且敢去思考的人,我們就可以慢慢的導入主題,進一步來談談影像創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One Cut 寫於美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