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創意的另類要件:氣勢

年輕的時候剛出社會,我不是電影相關科系畢業,毛頭小伙子一個,跑去廣告製片公司要應徵製片助理,剛好那個時候那家公司接了一個公司成立以來最大金額的廣告片,老製片居然都不敢接,就推給我這個新來的,我馬上升格變成了製片。一個星期後又給了我兩個助理,現在回想起來,這種公司制度上還真的很亂。我們那個時候,看到資深的人員都必恭必敬,特別是導演,感覺上問他,他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真是打從心裡的崇拜。年紀輕輕的,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反正碰到事情就去做,不懂就去問,也把事情做了,也贏得了一定的口碑。後來等到確定要走影像這條路,懂得事情也越來越多了,才知道年輕時候對資深人員的崇拜,真的是一場很大的誤會。影像這門學問是學無止盡的一件不歸路,通常你學得多,知道的多,你可能越覺得怪怪的,好像還有那個區塊根本就沒碰上。像許多的影像工作人員,要找到全才的人非常少,像大部分導演文字不見得在行,就算文字ok,劇本功力還有待考驗;劇本ok,後製不見得內行,那就更不用提樣樣如果自己執行的情況。當然大家的觀念還是停留在電影結構要有分類的專業人員一同完成,話是這樣說不錯,但是請問有誰規定一定要一群人才可以做?如果有人有預算,那都是屬於最理想的情況,但是未來的世界呢?未來的事情並不能保證任何事或是承諾任何事。比方說以前從業人員必須要依賴大公司購置的昂貴器材,但是時代已經改變了,道理就像以前時代沒有個人電腦,難保不久的將來沒有個人電影這檔事。那我說這些又是什麼意思?假使我們暫時不管未來、不管經費,如果純粹就影像的技術層面來說,當導演的人如果不懂畫面結構,如何可以掌握攝影?讀者可以以此類推,也就是說不懂音樂、不懂美術、不懂動畫···,哇!那事情比想像的來得嚴重。那我們這樣講好了,既然在這一行,說不懂是不可能的,問題是懂多少?這樣大家仔細的想想,許多影片包括一線的電影都可以看出許多的問題,有這麼多的人在做同一部影片,為什麼就沒有人提出問題在那裡?可見得影像這個行業牽涉的面向既廣且深。我剛剛也只是問到這個行業的事情而已,那我們再來想想,如果超過了這個行業的範疇怎麼辦?有趣的事情就是,影像這個行業通常並不是拍攝影像的事情而已,也就是說他拍攝的題材或想說的故事,幾乎都不是這個行業或者是以電影導演為主的影像題材,而是其他的廣大類型,像是某種高科技、生物領域、農作植物領域、歷史故事類、人物傳記類、旅遊美食類等等等,反正就是沒有和影像產生直接關係。說來也真是好笑了,影視的課堂上教的都是如何構圖、測光、場面調度、燈光、劇本結構、電影歷史等等,但是我們出來做的工作卻有可能處理一部可能是文學底的好戲或是讓觀眾知道亞馬遜河有多少的鱷魚,這些反而是課堂上不會教的。那怎麼辦?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打退堂鼓,對不熟悉的題材就不碰了;第二條路就是前進去做功課。你會選擇走那一條?當然每個人都會說繼續做下去,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在這個部落格談過許多次,要做影像創意要有心裡建設,就是要勇敢。勇敢的接受與勇敢的面對。主要的問題就在於你會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難道拍片可以今天拍這個題材,下次還拍一樣的題材嗎?那是不可能的,而我們將來要面對的題材,有可能是一個博士生畢生研究的心血,而一個影像製作的人,全世界最高學位也只有碩士而已,如何拍得出來某種高深的層次?讀者也許會說,博士生不懂影像,所以需要懂影像的人用影像來詮釋,因此搞影像的才有存在的需要與價值。但是你仔細想想,這樣的話合理嗎?答案應該是有點合理,但是並不完全合理。我們這個部落格要求比較多,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不合理,沒什麼好說的。面對影像未來的不確定性,抹煞了多少的英雄好漢,在業界打滾一段時間,大家就可以發現臨陣脫逃的人是何其多,最好的藉口是什麼都不說,次要的藉口是實在是太多人找上門,太忙。其實有部份原因是真實的,但多半的情況是膽怯的。當然已經行之有年固定類型的節目,樣貌都在了,不在我們討論創意的範疇裡,有空我們會在仔細的聊聊所謂影像創作的範圍究竟在那裡。
製作有創意的影像,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當我們年輕時碰到的資深導演,至少讓人感覺頗有氣勢,這種氣勢如果嚇唬年輕人很管用,如果碰到厲害的角色,有多少本事馬上就知道了。所以我們要談得氣勢是真正實力上的氣勢。既然影像的東西既深且廣,有沒有辦法可以知道整個面貌?這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養成教育的路子很漫長,而且最主要的就是你自己要有一個很好被鞭策的創作環境。在創作上需要一種外在看起來隱隱約約的氣勢,太過了鋒芒畢露;內在則是吸得飽飽飽的自信,相信你自己一定可以做出不一樣有所突破的作品。在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氣勢之前,你在影像上的認知還有疑問不解的地方,說明著還有很大突破的空間。


One Cut/美濃/2011.12.25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影像製作沒有隨便做做這回事

不知道是年紀越來越大的關係還是自己覺得經驗豐富,至少也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而且也越來越覺得幫人做事情挺沒意義的,基本上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話雖然這樣講,還是要考慮一些因素,像我這種嘴巴硬心腸軟的人,還是會想幫人做影片,不過通常我的條件就是對方的企圖心,如果想做不一樣的作品,那就可以接著聊。大家來這個部落格大概知道我的目的是談論影像創作,之所以要做不一樣的作品,乍聽起來很臭屁,然而實際上也許面向再多,這種所謂的不一樣,也許只是保命工具。簡單的講,大家都說有沒有你,地球照轉,話是沒錯,但是我不贊成這種說法。剛過世的蘋果Jobs也許是個簡單的例子。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的:我有很長時間的習慣在思考如何可以把影片做的更好,也就是一天隨著一天的進步。好了,話到這裡又是一付自我感覺良好的寫法,不過讀者可以馬上換個思考的角度,假使上述說法成立,那以我現在的程度再回去推敲,就可以知道以前的程度其實也不怎麼樣。我以前電視台的老闆如果問話你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他可以立刻開除整層樓一半的員工,也就是一天之內砍了約50個人。當然這些人和我們一樣,都是編制外約聘工。我個人並不喜歡納編,主要的原因是納編會喪失競爭力。我們的生存方式就是要看表現。我以前的老闆總是對影像上的事情有些疑問,當然他會去問很多人,也會把我們一組人叫來問一些事。每次輪到我說的時候,他都聽不懂。好,有趣就在這裡,他大概沒聽過有這種說法,所以每次都會反問我,我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又回說不是,然後我同組的幾個導演就和老闆解釋我到底在說什麼。反正總得弄個兩三回他才懂,結果下場是什麼?就是台裡面最大的案子都在我們手上。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其實我們在和老闆開會的時候,都做過長時間的沙盤推演,針對老闆可能的提問和公司空氣瀰漫的政治味,集合一組優秀的人員做深入的理解與研究。我那時常常在想,老闆為什麼要找我們?他想知道什麼?他已經知道什麼?他對什麼會有興趣?之後我一點一點的餵他的口味。問題是不能一次講足,他也吸收不了,我還算是為他好,免得拉肚子。公司每次提出來或者這樣說好了,許多人提出來對影像的想法,其實在我看來,還真的沒什麼,原因是那些事情我早就想過了。如果是業主或公司提案要拍一個片子,他們所能想像的,其實早就玩的不想再玩了,意思就是對我來說太簡單了,別人兩個星期的工作量,我兩天就做完了。我現在所說的意思就是,當你對影像的思考可以繼續不斷延伸的時候,來找你做片子的人思想多半在你的後頭,你不但可以超越群眾,甚至獨樹一格,不但能保有飯碗,人家還會覺得缺你不可,既可賺錢,也贏得尊敬。
所以思想向前還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過難就難在思想怎麼向前?還是歡迎大家有空來這個部落格玩玩,就會有答案。話說回來,就連我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很容易犯錯。有朋友要我幫忙,有時也不好意思,也有拍一天剪一支5分鐘片子的事情。有時候還真的想都沒想,一來覺得業主沒太多的企圖心;二來自我感覺太好了,覺得小事一件;再來覺得怕再玩下去,觀眾大概沒辦法接受,所以現場處理就好。等到了現場,業主拿出別人的光碟,意思就是希望要有那樣的水準。我一聽,心裡直呼上當了,馬上自己對自己說,怎麼這把年紀了,還犯上同樣的錯誤,意思就是沒有那一個業主會真的希望你隨便拍拍,沒這種事,雖然他們口裡為了找到你,都嘛這樣說。我剛剛前頭說的故事這下可以對照了,我們跟電視台老闆是怎麼開會的,就是準備再準備。好,那這次又是什麼情形,就是完全沒準備。我立刻問了對方的光碟拍多久?業主說兩個禮拜。這下我明白了,對方拍兩個星期,業主是希望我一天就能拍出那樣的水準。所以說,這行要生存,你的功夫要夠好,否則大概很難去享受真正的影像思考與挑戰
影像要做的好,有許多的要件,因為所有的因素都講究精緻,對每個元素都可以斤斤計較,用比較術語的說法是對位。既然影像是這麼講究的一件事,怎麼會有隨隨變變這件事?應該就是壓根沒有。做影像真的不是盡力在做,而是超過了你的能力在做的事情,才是影像的工作。


One Cut/美濃/2011.11.16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非劇情片以人物為故事的爭議

近日有國外的媒體要到台灣來拍攝電視節目,他們定了一個題目,過幾天之後我接到他們的信件,說是要找這些題材裡面的人物,透過人物來講述故事。好了,我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有感而發,想來談談這裡面的思考方式。
我們如何能夠從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看出一些端倪?讀者可能會說:問題在那裡?好,那麼我們來動動腦筋,問題在那裡?之前這個部落格就說過,影像這種東西是非常的專業,你會什麼不會什麼,一眼就看穿了,不必自覺是個主管或經理之類的,就自我感覺良好,人在那個位置上,沒本事也難贏得一點尊敬,也許同情會更多些。我也說過在攝影現場剪接現場,都是一眼就可以知道此人功力如何,重要的是還知道他下一步該走那裡不能走那裡,至於此人資質的盡頭在那裡,也許說不得也不好說。所以僅憑一封信,怎麼就能夠知道這背後許多的故事?當然可以。我兜了一圈,也是希望大家動動腦筋。
在這個部落格我經常強調,要擺脫學校既有的教育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學校為什麼要這樣教?也是根據多年來國外求學的經驗所累積出來的,早先台灣是留日的居多,1980年代之後才有留美的人才回來,除了陳耀析導演較早回來之外。傳統上受到前輩的薰陶,自然是積極求學,得到更多的知識,慢慢的學習將作品一件件的做出來。我們所能理解與運用的,還是留在腦海裡那些前輩們老師們所教導的範疇,於是片子要這樣寫,這樣拍,真是天經地義,不就是書上是這樣說的?老師是這樣教的?那我們就來問一個簡單的問題,要是老師沒教的呢?也許有人會說,老師沒教的也許只是那個老師所知有限,或者老師說的時候正好蹺課沒聽到,或者老師剛好沒說。反正不是老師說的,就有點離經叛道,不是想搞實驗,不然就是那裡不正常,或者是不舒服。回過頭來我們這樣問,要是所有的老師都沒教呢?書上都沒提過呢?甚至影片也沒這樣拍過呢?那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大家要傷腦筋,回答是有還是沒有?你想想看,答案一定是有這個可能性,怎麼有可能影像只能做到這樣而已,你如果10年後再回來看到這些影像,多半第一個反應就是落伍了。問題就在於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就是以過去所受到的訓練,也只能看看現在,而且連現在的事情都處理不好了,那有10年的心情和目光?我們繼續問了,那20年之後,30年之後呢?那這又跟我們今天談的題目有什麼關係?
如果我們能夠超越老師所教的,是否影片就有可能做的不一般,答案是很難說,不過純粹就不一般而言,是有很大的機會。那我們就來問了,以人物為故事,就是現在有一個題目,比如說拍總統府好了,找一個有意思的人物來當故事的主角,你可以直接找總統本人,或是幫總統理髮的小姐,或者是跟我們比較有關係的總統隨身拍攝小組,或是憲兵隊、老工友、秘書、情報單位、國安單位、總統辦公室人員,反正不管是什麼人,他都是人,把他們在總統府的事情拍一拍,也就是個故事了,節目就做完了。那請問這種節目是一般還是不一般。那又請問這種節目叫任何一家電視或是傳播媒體來,不就是都差不多一個樣,有何分別?那讀者也許會說,題目是一樣,可是功力不同,寫稿、導演、攝影、剪接不同,出來就是不一樣。那請問真的是這樣嗎?也許也就是剛好你可以拍到總統府,別人拍不到而已你如何說你的作品就是好好到和別人不一樣。好,問題究竟出在那裡?你有沒有本事把這個總統府的故事說的很不一般。也許有人會說,等拿到足夠的資料,也去總統府堪景一番並且和這些人物談過之後,故事才會出來。當然我們這個部落格企圖心很大,我們以前文章中就說過了,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到被逼到交稿日前的前一刻,才有勉強的答案,而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為什麼我們不是一開始接到一個任務,就知道所有可能發生事情的種種可能性。這個部落格就是希望大家有這個能力,一眼就可以看穿事情的本末,如果這樣的思維讀者有興趣,歡迎來這裡動動腦。
職業場所或是學校教育當然是教大家去找一個有意思的人物,從他們的故事中發展影片結構。那麼我們剛剛問了,可能有問題,最先是這種偏重報導式的做法,很一般,不會有突出的成績,為什麼?也許乍看之下這是觀眾要的節目,其實對做一部非劇情影片來說,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而且還不少,裡面的錯誤多半是老師沒教的,有興趣動腦的人可以想一想,等我們把一些基礎的觀念寫完之後,也許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One Cut/美濃/2011.11.5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影片所要達到的第一個意境:雋永

我不知道大家想做影片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經常把劇情片以外的片子叫做非劇情片,通俗簡單的說法就是叫它紀錄片,因為紀錄片工作者廣義的包山包海,全部囊括在裡面。然而實情如此嗎?這些界定重要嗎?這裡面的界定,可以討論,答案是非常的重要。對於許多書上或是專家的看法,就請大家思考再思考,許多成形的看法未必是對的,通常也只是嚇唬人用的。我們將來好好聊聊紀錄片的時候,再來思考這些定義。
今天看了兩年前的作品,也是有感而發,想論述一下影片屬於雋永的價值。當初在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我告訴對方業者,希望能有一個空間和機會做出十年二十年之後都還耐看的影片。還好對方尊重我,放手讓我做,兩年過後,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看起來還是很新很耐看。從事影像工作的人大部分花費許多的力氣,替出資單位拍攝影片,換取基本的生活必需,要做到業主能夠接受的導演級品味,就像遇到伯樂一樣,很難,非常的難。原因很簡單,出資的人有他強烈宣傳的目的,而且對影像的理解有限,也許雖然他看得懂高深艱澀的電影,但並不表示他執行起來會跟著夢中走。意思就是導演要拍到自己想做到的成果,很難,難在業主,更難的是自己。我們的部落格曾經說過要幫大家解決人事的困擾,當然也就能解決以前年輕的時候,為什麼碰不到伯樂的問題,我們將慢慢的帶著大家去思考這中間的過程。
這篇文章主要還是談影片雋永的價值。影片作為一個藝術形式,比起其他的藝術,尤其是音樂美術,相對來講脆弱許多,可能連照片的藝術價值都很難比得上,這是就縱觀長遠來看。簡單的說法就是其他的藝術類型耐看耐聽,影片卻並非如此,而且幾乎成相反的走勢,越看越不耐看。小時候我們上一代的人確實可以去電影院,連看梁山伯與祝英台十次。到了我長大的時候,院線電影大概是每部都去看,同輩朋友也大多如此,已經很少聽到有人為了一部片,多看兩次的情形。而現在影片氾濫的時代,大多和人聊起,可能就是某某電影看過了沒,沒看過也不稀奇,因為選擇實在太多。如果不管年代與歷史,影片的特性很容易讓人覺得看過就好,誰會沒事一直重複看已經知道的故事情節。所以有意思的就是,電影或是其他形式的影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實根本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解決什麼?至少解決一個觀賞者在看完影片之後,還會有股衝動與慾望的想再看一次。讀者也許會說,有這種影片啊,有些影片就會不斷的想看。當然是有,但是實情也不是這樣。假使你希望你想要再看一遍,那麼請問第二遍呢?第二遍之後的第三遍呢?能夠持續希望的看十次嗎?那請問影史上數量其實不算多的電影大師們那些超高水準的作品,經得起連看十次嗎?也許有,保證絕對值得,但是對剛剛提出來的問題假使有一絲懷疑,那就說明了就算把上個世紀最好的大師,大師最好的作品,放到戲院來播,播一場滿座,第二場人去了一半,第三場......。也許大家也會說電影有自己的特質,是其他藝術形式做不到的表現方式,這當然沒錯,但是我問的是作為雋永的價值,影片說實在的,是心虛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既然影片如此充斥,那就表示影片的需求將大增,大增的結果就是要競賽,競賽的目的最後還是烏龜會贏,意思就是最後誰的作品很耐,誰就有可能突出重圍。如果你能夠想到如何解決影像的耐看性,那恭喜你,你不但是國家級人才,還是世界級的人才。我們這個部落格又要開始讓大家傷傷腦筋了,我當然相信許多拍大片的導演也希望自己拍出來的電影一直有觀眾想看,未來十年二十年放在電視上播,當然我是認為那時候應該沒有電視了,反正不管在那裡播出,就是還是很好看。不過想歸想,其實就是做不到。實際的情形就是,看第一遍覺得新奇好看,接著推薦叫朋友也去看,然後隨著時間的流失,新的影片不斷出來,原來的新片變成舊片,時間又過,舊片就變成了窖藏高粱,陳年舊片了。最後可能還是得去問問周星馳,他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半開玩笑的話。
好了,問題來了,影片怎麼做到雋永,而非倦永?我們來動動腦筋。首先,自然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影片的製作要有前瞻性。當然讀者用膝蓋想就知道,那還用說嗎?其實實際情形並不是如此。並沒有線上的人,不管導演或是製作人,好好想過這個問題。那你會說,怎麼可能,做影片不就是希望觀眾欣賞,還能持續的看下去嗎?話雖然如此,但是我敢說並沒有太多人有雋永的想法,或是說就算有,也不知道怎麼執行。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我來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是非劇情片,那麼是不是影片中多半有採訪,被訪問的人是不是要打上職稱,所以請問了,如果將來這個人換了職位與工作,那請問這個片子能播多久?可以再播十年二十年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好,如果你去想想50年代60年代的紀錄片,你也可以說那時候主角就是學生啊,十年二十年後主角當然早就不是學生了,可是影片依舊動人好看啊。這話也不錯,就像之前文章所說的,只要影片有人生哲學的價值,就是好的影片。我們在這個時代,吸取了多少影像工作者辛苦打下的基業,當然不能只滿足於好的影片。我們這個部落格堅信影像遠遠不止於此,他有更高的境界。在去到更高的境界之前,我們的影片總要有點意境,去思考雋永是所有意境的第一個步驟,很多影片在剛製作的時候,明明是一部新片,在做的時候或剛完成時,馬上就讓他過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聞片,大概是他自己的說法害了自己,說是今日的新聞就是昨日的歷史,聽起來很順口,是是而非的論點,誰說新聞一定是現在看到的做法。世界上當然有人把新聞作成一看想再看的影片,為什麼我們沒有那樣雄心壯志的思惟和執行力?問題出在那?歸根節底問題出在解決影像問題的能力。意境是一種感受與認知,因此雋永就是一種認知,如果你企圖要做到影片有雋永的價值,除了前面提到的前瞻性之外,影片自然要做到一種在意境上的完全不同,這是有層次步驟的,我們將在這個部落格慢慢的說明。現在讀者能夠思考有關影片的雋永性,第一步最關鍵的因素其實就是排除影響雋永的可能性,請仔細想想,收穫就是你的。比方說職稱的問題,主持人的問題,提問的問題,手法的問題,敘述的問題,寫作的問題等等等等,意思就是你能夠想到的都有問題,那如果你還想不到呢?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影像問題呢?還是歡迎大家來這裡玩玩,思考思考影像的未來性,也許這個未來能夠解決你眼下的問題。

One Cut/美濃/2011.10.26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影片聲音音軌的多重運用

最近有朋友想出版有聲書,先是跟我提起這件事情,才說完就說我這個搞影像的人應該是不懂。我是一句話都還沒講,對方一句話就先扣死你,我自己心裡也無奈也好笑。我們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其實常遇到這種被人家定位的事情,用比較政治的話來說,叫做扣帽子;用比較流行的話,就叫衛星定位好了。這還可能不是專業上認知的問題,而是人們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舉個例子來說,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剛開始當導演的時候,一定會被質疑導演的功力,因為大家還停留在他是攝影的印象中;又比如像我這樣一個紀錄片學校出身的人,也只能夠被人介紹為紀錄片導演,好像我就是不懂戲劇。我常常碰到不認識我的人,很快的就否定了我的能力,像這幾年我住在鄉下,如果我們這裡有比較大型的片子拍,就有人屬意去台北找專業的人下來,我心裡還真是覺得要理解一個人的能力,說起來容易,就算專業的領域,電影電視圈,要碰到知人用人的人,其實已經少到幾乎沒有。
當然我們這個部落格企圖心很大,來過這裡玩的人都知道我說過在現場拍攝,你只要腳架一擺,動一個鏡頭,我就知道你有幾斤幾兩重,為什麼?其實讀者可以再去動動腦筋,問題在那裡?在拍攝現場的人如果有機會和我聊聊或想問我,我可以從他的動作告訴他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當然我不會沒事找事愛教人,一切看緣份。如果你是不小心逛到這個部落格,大概沒辦法接受我的說法,那我必須再說一次,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話,包括我,而是要問對你有沒有幫助。好了,既然我說有本事一眼就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剛剛說在拍攝現場,那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場景,一眼就可看出來?那當然還有很多的場景也同樣看得出來,舉例來說,我們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在剪接台上,剪接師和導演的功力。我講的是一眼,不是看兩眼或研究一番,只需看一眼就知道這個人影像功力如何。為什麼?癥結點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可以輕易的回答這些問題,我是歡迎這樣的讀者過一段時間再來這裡,希望那個時候,我已經能夠寫到影像的另一種境界,到時候大家再來深談。我們這個部落格是要動腦筋的,我現在只能說,一步步的闡述有關影像創意的看法和觀念之後,從事影像創意的人能夠輕易的解決創作上的難題,進而尋求更高層次的視覺概念。
其實朋友問有聲書的時候,我正好之前也是有著一股衝動,想做一個影片,是一個短片,但是完全沒畫面。這當然不是我的發明,如果你有機會參加國際影展,你當然看到的全是電影或電視電影,但是也有些規模不大的國際影展,講是講影展,也有一些是純粹聲音演出的作品。讀者可以想像一下,明明是影展,前面播了一部電影短片,接著就播放這種純聲音作品。燈光還是慢慢變暗,這時候雷聲來了;下起雨了;有車子聲音了;有鳥叫;狗吠;鄰居遠遠跑步聲;葉子唏唆聲;開門聲;女主角接著說話了:「你最好快點回來,恐怕雨會越來越大。」;然後另一位主角還在穿夾克的時候;遠處聽到了警笛聲劃過;男主角說:「我也是這樣想,沒辦法,還是要出去一趟。」好,以上的故事是臨時編的,大意就是,一群看影展的人,還盯著螢幕看的時候,聲音的演出慢慢的鋪陳一個短故事,然後觀眾索性慢慢閉起眼睛,享受聲音的宴饗,你這時候專注在聲音,才能夠領略聲音的優美與震撼。大家可能會問這種屬於廣播電台的節目,為什麼會在影展播?有點意思吧,這個也是可以動動腦的問題。寫到這裡突然想提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學問大了,腦筋需要花點氣力的,請問世界上的影展,還有那些是所有影展單位還沒想到過的影展主題?有趣吧,而且你的答案最好是可以讓主辦的城市能夠帶來大量的經濟價值和世界的領先潮流。如果你有高招,相信就是國家級需要的人才。
我們這個部落格當然是搞影像創意,所以經常動腦想想是個習慣,而且是個好習慣,你常常想怎麼突破自己,就是讓自己進步。有沒有人找你其實不重要,你想想看,如果你沒有這麼好的習慣,當有人來問你的時候,你想都沒想過,也答不出個所以然,就會留下缺憾了。反正動動腦不花錢不吃虧的,能夠幫人解決問題的人,就是有用的人。你如果說動腦筋傷神,那就有點傷感情了。話說回來,我們這個部落格現在還處在幫讀者打好基本功的階段,所以討論的主題主要還是基本觀念的建立。
我在電視台工作的時候,總是異類。只要我做的節目播出去,就有不少人跑到老闆那邊告狀,說我又做了一個奇怪的東西播出去了。我在兩家電視台10多年都是如此,最後幾年作品是被禁播,上頭的理由是觀眾看不懂。可見電視台的高階主管,對專業的認知是匱乏的。當然我對電視台主管通常沒什麼好印象,但是我比較難過的是,和我大概同等的製作人和導演,也對我的做法大感不解。這篇文章主要的是講聲音,以現在電視台非線性剪接的作業方式來說,通常規定所謂的主音在第一軌,以Final Cut Pro來說就是A1和A2;自然音或現場音在第二軌,就是A3和A4;音樂在第三軌,也就是A5和A6。廣義的來看就是使用A1到A6這些音軌,最後再混音,之後再將其中的一軌送上衛星。我隨便做一個最簡單的電視節目,遠遠不止用到這些音軌,結果惹來一些製作人的抱怨,他們問我為什麼要用到這麼多的音軌,然後丟下一句話說大家就只用到6個,你為什麼就是要跟別人不ㄧ樣,增加大家的困擾!我聽了之後總是不解有什麼好困擾的,到底誰才跟別人不一樣!在影像上大多數使用的方式,包括導演甚至攝影、後製,多數人使用的方法或習慣,請問一定是對的嗎,很有可能就錯在基本上,然後大家就將錯就錯,或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問題在那裡。好了,那你是支持大多數做電視節目的看法,還是支持我的想法。我們來說說這個道理。首先你剛學電影的時候,可能會聽到老師這樣的說,電影裡頭影像和聲音的重要性,各佔50%。仔細的想一想,這個話好像很有道理,但問題是你再進一步去想,50%是科學根據還是想像?請問這個數字那裡來的?我覺得說話的人只是要表示從事影像的人不要忽略聲音的重要性,所以他講一半一半,但是影像和聲音確實是有比例,是有數字的,好了,又要動腦筋了,請問正確的數字是什麼?又是為什麼?好了,聲音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節目裡只有三個聲音:講話、現場音和音樂。是誰無知的規定只能有三種聲音。我們剛剛隨便寫的故事,如果聲音同時出現,你去算算就有24個音軌。那麼我們用最簡單的思考來問一個問題,以Final Cut Pro來看,它的音軌請問最多可以開到幾個音軌?答案是99個。那請問誰會無聊到設計一個軟體要用到99個音軌,電視台不就是開玩笑的用到6個。這個玩笑開太大了!用到99個當然就是有需要才有這樣的設計。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學生電影,動不動都是26個聲軌,以Final Cut Pro的左右聲道來計算,就是A1到A52。那還只是學生電影,還沒開始剪就佔了這麼多。那主流電影呢?答案是100個以上的音軌,絕對不誇張,如果你用好的耳機欣賞電影,閉起眼睛就會聽到你平時看電影時聽不到的細微聲。所以99個軌跡還不夠用呢,這下就可以明白電視從業人員專業上的水準,做出來的節目大概都是家長想盡辦法不讓小孩看,或者乾脆努力的考慮家裡不要有電視。電視的定義已經逐漸的調整與改變,變局其實很快。影像創意不是要跟上時代,而是要遠遠的超越時代,才是真正的實力。
One Cut/美濃/2011.10.9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創作者對影片評論的看法與態度

上個月忽聞做影像的朋友被人說功力退步了,當時就想寫這篇文章談談我的看法,但是因為臨時忙著剪片,一托就到今天。我想說的其實在這個部落格的文章裡,可以找到我的思考模式,只是在這裡想進一步說明我的觀察。我們先這樣想好了: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有事沒事都在剪片的人,或是廣義一點,自己不動手剪片卻叫別人動手的人,也算是第一種人;另外的一種人就是沒剪過影片,腦筋卻有無限想像的人。我們平心靜氣的來看,世界上確實就這麼兩種人。好,接下來有一個任務,這個任務就是有人給了一個題目,要做一個非劇情的短片,並且說好過個幾天要在什麼樣的場合,也許是電影院、電視台、社群網站、集會場所等等公開播放,意思就是要拿出一種影像的產品,端在所有人的面前,被公開檢視。我不曉得世界上還有沒有其他的工作,可以同時有難以數計的人,同時可以觀賞和檢驗。比較接近的建築、美術、音樂,需要更專業的門檻,一般人很難發言,頂多發發牢騷。就算影像公開播映的場子就限定在某一社區,其實這種每個人吐點口水都會淹死的職業,很容易的把創作的人打成非人。
好,馬上就要去做一部影片,這時候世界上的兩種人馬上分裂成至少八種以上的人。最極端的就是從不碰影像,也不想表達任何想法的人,他以最遠的距離來看待這件事情;再來就是有點看法,表達一下之後,就在蠻遠的距離看這件事。讀者可以依此類推,重點就是誰來做這件事,大家可以設身處地的想想,做這件事要有多大的勇氣。如果你不是參與其中的第一種人,公開播映的這檔事根本就不在你身上,你如何判斷和知道創作中的歷程。當然大家最直接的看法就是,選擇做影像就是第一種人的工作,誰在乎過程,既然是給觀眾看的,觀眾自然有權批評,而且批評是為了這部影片好。好了,說來說去,都各有道理,不過所有的道理是從自己的觀點和視野以及立場出發,你覺得會看清全面嗎?讀者可能不明白我在說什麼,我來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和豐富經驗的做影片的人,大概一路過程,從最開始到結束,所會發生的事情,是不是都在預料之中?包括了影片做出來的品質和效果以及觀眾的反應。我說的是大小事情都在還沒發生的時候就早已料到,如果你有這個功夫,我還是那句話,高人,請留下姓名或匿名,可以華山論劍一番;如果還沒那個功夫,還是歡迎有空來這裡玩玩。我要說的重點就是,既然無法預料,怎麼會知道全面的事情;那麼既然連做影片的人也不知道事情的全面,沒參與製作影片的觀眾,所說出來的評論,怎麼可能知根知底?
這樣好像打了一般觀眾ㄧ個巴掌,我們來看看做影像的人到底在乎不在乎觀眾的感受與反應?我講的是任何一個人的意見,結果答案會是什麼?很在乎,非常的在乎,而且太在乎每個人的意見。這就是一個問題,而且是很大的問題。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涉及心裡層面的問題,這些讀者自己都知道,也可類推。這篇文章想說的卻是另一件事情,請問影片做出來,是真的要給觀眾看的嗎?大家一定是這樣思考,不給觀眾看,還給誰看?如果你是直接這樣的反應,那麼請以後評論一部影片時,手下留情,或是先去唸唸佛經,再寫評語。我們簡單的來講,影片的製作,不見得是要給觀眾看的。其實有時候我寫到這裡,還真的有點不想寫了,意思就是想讓大家思考思考,為什麼我這樣說?
也許我也可以晚一點回答這個問題,我說的話也許很多人不同意,但是這個部落格一再的講,不必問對不對,要問的是對你有沒有幫助。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處理人的問題,主要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尊心在作祟。我們以前也說過,這個部落格企圖提昇影像在另外一個境界,同時解決人的問題。如果你的作品已經在另一個境界,你就會發現我所說的意思,我們一步步試著努力有那樣的境界。從事影像工作的朋友應該要問問自己,自己是不是在做創作?那我當然敢說絕大部份的同業做的影像,沒有創作的成份,而且離嚴格創作的定義還很遙遠,如果影像是屬於這種層級,我通常都會勸他換個工作。許多朋友聽到我這樣說,當然都很生氣,但是事實可以證明,他們雖然在這個行業,但是工作上痛苦不堪。我還是問最簡單的問題,如果你做的影像毫無特色,那是不是隨便都可被取代,剩下的就只有靠跟對人才保的住工作。請注意,不是靠你的專業能力。這樣的生活方式又兜回自尊心,問題是內在是空的,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是這種層級,那麼觀眾的評語會把人搞的不知所措。你說臉皮夠厚,問題是裝的,從事影像的人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了。
對一個影像創作者最該面對的評論態度,其實是要看你自己在什麼樣的境界。就算是大導演也不見得搞得清楚未來的世界在那裡,許多人太依賴劇本形式歷史素材教科書上的法則。如果你的格局大到可以代表國家去做國家競爭力的影片,那麼請問這麼重要的影片,全世界卻都做成什麼樣子?光看就知道全世界做影像的思維是有問題的,我不會在這裡一語道破,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網路上尋找,以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話題。影像創作的人並不是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可免於評論流彈的攻擊。就算是一部大電影,導演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不代表這部電影是另一個境界,如果不懂我的話,我是真心建議讀懂電影史。談到電影史,我們就可以回來說說為什麼影片不是拍給觀眾看的。大家應該知道1895年盧米埃兄弟拍攝「火車進站」,由於是如此的逼真,觀眾在電影院內以為火車要衝撞過來了,紛紛逃出戲院。這個故事現在聽起來很好笑,但是我說的要讀懂電影史,那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情?或者說紀錄片的發展到法國新浪潮,請問所使用的全新方式,真的是讓觀眾在電影院高興的看著,還是是以一個不同境界的方式與觀眾對話?如果你是高達、雷奈那樣的人,其實影片評語自己寫就好了,誰寫的過他們。如果沒有那樣的功力,從事影像工作的人對影片評論沒有免疫力。我是希望這個部落格能提昇影像的意境,將來有了更高的境界,就能對別人的評論產生對評論者的反評論,因為等你有了那種功夫,應該就知道下評論的人對於影像這種概念,是在什麼等級了。那如果你知道了,是否還會在乎?
One Cut/美濃/2011.9.19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影像創作的孤獨感

有時還真羨慕人家facebook有好幾百個朋友,不過嗎,大家都知道來這個部落格玩要花點腦筋的,意思就是我們總要來玩點創意,也就是想法會和人不一樣,怎麼個不一樣,沒錯,我確實認真的想,想把facebook的人數從10幾位減成個位數。大概大家會覺得我創作的孤單已經影響我的實際生活了。
這種想法的不一樣,造就一種孤獨的感覺。所以這個行業的人大都看起來怪怪的,還記得結婚前我太太的朋友聽說她要嫁給一個拍片的異類,都對我有一種想像,大概就是那種長髮續鬍抽煙的藝術家,等到見上面了,臉色全都呆住了,從他們失望的表情,證明我並沒有滿足他們的先見之明。好了,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我們到底做出來的影片要不要符合觀眾的期待。你仔細想想,這裡面有沒有問題?如果符合觀眾的期待,滿足了觀眾的自知之明,但是劇情都在觀眾掌握之中,是否作者能夠別有新意?那另外如果超出觀眾的想像,那是否讓觀眾無法接受或是耳目一新?所以情況不是兩種,也不只四種,加上每個人的思想不同,可能影片做出來的反應是難以計數。我們聽到的答案通常是藝術歸藝術,作者那要去管這麼多,做就對了,不管怎麼樣,總會找到共鳴找到知音;或者認為我又不是做給所有的人看,何必在乎?這真的是普遍的看法,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你如果受過影像上非常專業的訓練,應該知道上述的幾種說法裡面其實另有文章。
我們常說創作很孤單,至少在外在形體上就是如此,創作上不就是一個人慢慢精雕細琢的結果,誰會在你身邊?當然這是玩笑,孤單當然指的是心裡層面,我敢說每個人都會呼喊沒人了解我,沒人懂我的心,所以哀怨。那我們用腦筋想想,如果這麼多影像從業者都這樣看,是不是表示沒人看得懂他們的作品?那請問了,什麼叫做沒人看的懂他們的作品?是不是表示他們的作品都超出了觀眾的想像、預期範圍或是對影像認知的情況。那不就表示大家做出來的類別、種類、形式、甚至內涵豐富異常,好不熱鬧。到這裡大家應該看出一點門道了,問題就是你把電視打開,我的意思是你到全世界把電視打開,大概也就是報導屬性的節目,敘事的方式簡直就是單調無比,那會超出觀眾的想像。既然沒有超出觀眾的想像,那來的孤獨感?因為誰都了解你啊!那到底大家在喊個什麼勁啊!
我這幾天也是有感而發,喊了幾句!其實也不單純只是為了一件事情,可能想到的是過往的許多事。以前我在電視台做片子,公開在電視放映的時候,許多的製作人和導演會盯著電視注意看,通常得到的反應都是搖頭,隔天就到大老闆那邊狠狠的告上一狀。我在幾家電視公司都是這種處境,經常有人去報告老闆,我又幹了什麼事。幸運的是大老闆都支持我,有趣的是這些大老闆我都不熟,從來就不是任何人的子弟兵,我的工作其實都是不斷的創新,做出意想不到的影片。這種長久時間,每天思考如何可以超越自己,過程實在精彩,在當時的情況是,如果我不這樣做,我知道飯碗不保,當時的心情的確是一邊做作品,一邊提著腦袋上班。好了,我也不懂做官有什麼意思,反正都做不久,我最後的大老闆走了,腥風血雨一番,我的片子開始禁播,也到了該走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回碰到影評人兼導演的前輩,他說我們公司再怎麼樣都拼不過他們公視。我當然心裡面不服氣,但是嘴上沒說,那天一回公司後,我突然懂了他說話的意思,原來我們公司這種非專業領導,確實沒有任何條件超越過任何電視台,當然我也待過專業領導的公司,制度健全,但是解決不了人事上的紛擾,最後自己鬥垮自己。也許江湖的險惡才是孤單很大的來源之一。
我為什麼要提這件事情,創作的孤獨感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創作的孤獨感是在準備揮筆之前有一段真空期,那種空洞的無力感,凡是創作的人都會過度到這個階段。這個部落格當然是要提出一些看法,讓有興趣的人踏過這個有點空洞的時期,方法還是要強調基本功技法。至於我們文章裡一直談到的問題,為什麼都沒人理解我?問題出在那,大家是否思考後,有了一個比較漂亮的答案?那我再問一次,為什麼都沒人理解我?要是我回答的話,請問我們有沒有去理解人家
我應該最近會在這裡寫有關想像力的思維訓練,想從事影像創作的人應該對這個話題會有興趣。為什麼都沒人理解我?那要看你是站在什麼來看這件事情,假設你對影像的思維想像著另一種境界,那你自然站著的點很不同,孤獨感會特別的擁抱你,因為你會特別覺得周遭人的想像力其實很缺乏,或者根本就無法有交叉的想法。怎麼辦?當然有方法,我說過了,影像上總有方法,只是我們還是智慧未開,還在漩渦中打轉。大家可能會好奇是什麼方法,這涉及經歷經驗視野技術思考還有心理素質等等的複雜因素,很簡單的問題就是,請問是怎麼到那個的?很值得思考。最後我還是要說這個部落格也才開始,有些事情也請大家習慣思考,在創作上如何變得更進步。
One Cut/美濃/2011.8.28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影像創作的起起伏伏

想起前一陣子有朋友說他有段時間沒有拍片了,他有些怕,不知道還能拍嗎?其實我有我的看法和答案,不過讓我想起幾年前的另一個朋友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可能都怕生疏了些。在影像創作上來講,我們一般的看法就是創作上就好比人生,起起伏伏,那是很正常的,然而事情是這樣的嗎?我的看法倒是不同,裡面應該另有文章。
在我大概30歲上下的年紀,那當然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我就覺得怎麼這一行業的人,到了差不多40歲,不知道都跑去那裡了。到了我35歲的時候,一間大公司也沒幾個人比我年紀還大的,所以就開始被人叫成大哥了。我比較關心實際做片子的人,原因很簡單,主管只出一張嘴,你要他們實際做一個片子,大家用想的就知道,大概也會不好意思的跑來問我,這個...這個,我很久沒做影片了,我怕...!上述是開玩笑的,讀者應該知道我對這些主管沒什麼好感,道理很簡單,他們其實並不會做片子,不過卻是官越做越大。但是話說回來,總要有人生產影片出來,這種人倒楣的變成下游工業,上面的人說什麼,你就去做,影片好不容易做好了還要遭本來就想不出東西來的主管指點一二,真正的被人踩在下面。怪誰?怪兩方面的人:第一是怪這個行業的人實在太多了,你如果不爽主管,說老子不做了,那後面接班的人可是全領著號碼牌,在主管的眼裡,缺你不差,尤其缺一個不聽話的更不差。另一個要怪的其實是自己,誰叫自己沒本事,或是本事不夠,沒有辦法處理好自己的影片、自己的思考邏輯、自己的應對進退。我們做人通常都是先怪別人,你要說自己錯在前,或是影片有被修理的空間,誰會願意承認?所以很自然的和主管槓上了。問題出在那?仔細的思考,其實就是影片出了可大可小的問題,讓人逮到機會唸你幾句。當然,你可能選擇頂幾句or忍氣吞聲or離家出走or老子不幹了,好了,無論你做出任何的決定,我都支持你,並送上最深的祝福。但是,請問問題解決了嗎?你會問到底是什麼問題?難道問題會是主管嗎?你可以頂回去然後炒他魷魚嗎?嗯!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個炒主管魷魚的方法我已經不教了,我只能說放下屠刀吧,做出好的影片比鬥垮一幫人,那種才是人生?既然整或不想整這些主管,最大的問題還是自己,你做出來的影片,你可以大聲的替自己辯駁,然後說出一個道理出來,不但讓大家啞口無言,還要拍手叫好嗎?如果還沒那個本事,也就不要怪老天對你刻薄了。
我自己年輕一點的時候就觀察到人生到了40會是個瓶頸。我看了很多人到那個不上不下的年紀,仗著自己以往的豐功偉業和豐富的經驗,思考起事情來變得如此的固執。我還記得他們以前並不是這樣,年輕還有許多的不懂,還能向海綿一樣,願意吸收。等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一定的思考習慣、一定的生活方式、一定的做影片信仰,就變得固定了。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主管就只有少數人,做不成主管到了這把年紀,人家也容不下你,只好離開這個崗位,不是在外面接案子,要不然就去開計程車開麵館去了,所以才有那種35歲就是大哥的日子。現在這個行業就業機會比較多,叫大哥年紀可要提高些了。
這種看起來起起伏伏的人生,怪起來都是沒人賞識你的才華或是怪天生運事不好,所以一直在困境中打轉,掙脫不開。究竟在創作上是否也是如此起伏如人生呢?那我們先來問問,人生為什麼會有起伏?這個起伏是誰定義的?是造物主?你的主管?歷史學家?家人雙親?左右鄰居?還是是你自己?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常常需要依賴好故事、好題材、好靈感,靈感沒有出現的時候,需要沈思構想,然後期待靈感快點來,最後往往在交片的最後一刻,匆忙的趕出來,這是實際上業界的情形。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有最佳的構想,非拖到最後一刻才會有比較好或者算是甘心的妥協之作。那我就要問了,為什麼我們沒有本事一開始就想到最佳的說故事方式?讀者不要以為大導演學經歷豐富,就做的到,如果他做的到,那為什麼他們的片子也是起起伏伏,沒有把握每部片子都令人讚賞與滿意。讀者當然也會懷疑我們這種默默無名的人,憑什麼批評大導演,不都是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嗎?沒錯,如果知道實際上做起來很困難,大家更應該珍惜創作的人,那些實際上把影片做出來的人或是有想法把影片做得更好的人。我們這樣講大家可能比較會明白,同樣是修佛,有人願生生世世轉世為人或轉世為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也有人得道解脫,不受輪迴之苦。如果我們一世之中的人生起伏比喻做輪迴,如果你能夠得道解脫,不也是一樣,也就是說生生世世沒有輪迴之苦,一生當中也沒有起伏之苦。那麼同理推論,只要你得到方法,這個方法是別人教的也好,自己體悟的也好,你能夠把持創作上的不輟,不就是不再受創作上的煎熬與起伏之苦。
我們一路走來都受過創作上極大的煎熬,不知道這個故事怎麼辦才好,就像我之前說的,前人的智慧成果都留下來了,我們一個凡夫俗子如何超越得了?這個部落格真的很想鼓勵想在影像上繼續前進的朋友,如果你知道了影像的奧妙、技法和前因後果,你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怎麼去說一個故事,甚至可以知道最好的表現方式的後面還有一片天,然後你會慢慢理解與享受影像上無限可能的那種愉快,到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享受影像創意的開始,在那個之前,我是覺得只是喜歡影像做一份工作而已。前面的路還很遠,第一步就是之前說的,你必須養成一個習慣:檢視與批判自己的作品,然後不斷的問自己怎麼做會更好。不要被你所知道的方法綁手綁腳,雖然很難,一定可以突破的,接著不斷的突破自己,就不會再有擔心作品起起伏伏的問題,這個部落格會陪伴大家繼續前進。
One Cut/美濃/2011.8.21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影像創作到底缺些什麼

要玩影像創意,到底我們缺什麼呢?
「不能沒有你」、「一個也不能少」大概就只出現在電影情節和勸人向善的宗教裡頭。在實際的生活裡,我們花了太多的力氣在處理人事問題,拼死拼活的結果卻是,好像多我一個人,公司照常營運,地球轉的更穩,太陽一樣東昇。然而事情果真是如此嗎?以前的文章說過,西門町的招牌軋下來,大概同時可以打到好幾個導演,這是業界的笑話,而且人家都是這樣說的,少幾個導演反正不差,立刻有人可以遞補。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如果有人這樣說,那表示他認定事實如此,世俗的世界在敗下陣來的一方,通常沒有太大的機會發言,另外有一種情況就是,這行業的人太驕傲太臭屁了,所以少一個人反而是好事一件。這些都是屬於消極派的觀點。在我們這個東方世界,特別是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不處理人的問題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別是那種在大電視台工作過的人,應該至少同意這個看法。好了,這篇文章明明在探討影像創作到底缺些什麼,怎麼跟人事問題扯上關係?其實關係很大,我們這個部落格有一點野心,就是希望能夠引導讀者思考,思考著影像的另一個天地,而且同時能夠解決這些人事紛擾。
其實怪來怪去,真的是要怪影像這個東西的不好。影像有一個奇妙的特質,如果你是新手要拍攝一部影片,整個思考的過程是從一片空白開始,慢慢慢慢的填滿。很公平的是,大導演要籌拍一部影片,也是從一片空白開始,而且更有可能以龜速前進。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基本上都是煎熬日子難過,一定要柳暗花明、百花齊放才覺得日子也不壞。新手老手的差別說實在的,看起來很大,其實電影史上新手反而電影拍的嚇嚇叫,例子比比都是,不必倚老賣老,那要賣什麼,就是賣技術。影片這種東西,如果你是攝影、燈光、美術、後製,自然有技術可言,你說叫導演說明一下場面怎麼個調度,還會碰到工作人員故意刁蠻整你,這種所謂的軟實力,不記載在SOP技術手冊,就算拿出來用,還會被人質疑,功效又無法立見,誰信這個。
然而時代不ㄧ樣了,如果你拉開人類的歷史來看,電影這種影片的發明,也就剛好一百多年,每個人假設剛好可以活個一百歲,意思就是我們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到人世間,而且以前的科技無法處理大量的影片容量,現在雖然與理想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我們何其有幸看到這個距離越來越短。許多我認識的朋友對這行業不樂觀,我是苦口婆心的說,屬於我們的年代終於要來了。
那麼要玩影像創意,到底我們缺什麼呢?其實答案是什麼都缺,缺錢、缺人、缺時間、缺劇本、缺好故事、缺靈感、缺思考、缺想像力、缺技術、缺know-how。好了,等到有些基礎之後,我們可能會發覺缺更多的錢、缺更多的人、缺更多的時間、缺更好的劇本、缺更多的好故事、缺更多的靈感、缺更多的思考、缺更多的想像力、缺更多的技術、缺更多的know-how。那你有沒有想過另外一個答案?所以我們再來問一遍,玩影像創意,到底我們缺什麼呢?其實答案是什麼都不缺。那跟前面說的答案完全相反,到底那個才是答案?那我就問了,你是怎麼想的?如果我們仔細的品味這個問題,你就會發現還有其他的情況,沒錯,是缺些東西,但是也許我們更缺乏愛、關懷、信心、修行、通達、得道等等這些更強的軟實力,而這種實力,有名的導演也不見得有。
我們在文字上的表達也是任由讀者想像,我們再回到最前頭,我們到底缺什麼?讀者假設已經常來這個部落格看看,都知道我每篇文章都在講另一層的境界,假設真的有另一個境界,那在還沒有達到那個目標的時候,我們究竟缺什麼?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能缺人,不能缺有理想抱負,想把影片做的更好的人。如果有這樣的人,西門町的招牌就不該掉下來,否則是社會上很大的損失,你怎麼知道招牌不會打中影像界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人類歷史上也只有一部「雙城記」而已。對影像創意有興趣,願意去思考更進一步的可能性,這個社會需要這樣的人,而且這樣的人也可以大聲的說出,是的,地球以外是還有別的星球現在的影像只有百年,還有好幾個百年
好,如果你相信影像別有一番境界,那麼到底影像創意這玩意缺什麼?有錢的老闆會說缺錢缺科技。那我也是個富有的老闆,我的富有不在金錢,但是擁有創意知識就是無限的富有,我也可以告訴大家到底缺什麼?我們缺的東西會在這個部落格一一為大家解說,這篇文章想說的這個觀念其實很簡單但也很困難,要搞影像創意這個東西,最先缺的就是同理心。同理心不單單只是字面上的意義,需要身體力行多年後,才能從中領略其中神奇的地方。要想達到所謂的另一個境界不可能今天知道了,明天你的身心靈都上了一層樓,你必須至少把樓梯給擦過一遍兩遍,才好上下樓。所以經常要練習設身處地幫人家想,請注意,這裡不是勸人向善的部落格。如果經常有這個習慣,慢慢的思想才能通達,否則雞說雞的話,鴨講鴨的,沒有交集,如何做事。有了同理心的習慣,對日後的創作有極大的幫助,你想想看,等你會了這門工夫,大概業主都不用說話,你已經知道了人家的心思。那麼我們用的工夫就是同理心,這是紮馬步的工夫。那你如果問說那有那個閒情意緻去管別人在想什麼,那我也只能說,如果你練了這門沒有SOP或武功祕笈的工夫,至少女生在想些什麼,大概不必她開口,你都知道她下一步的想法,如果神功練成,保證追得到女朋友。所以為了讓大家有機會去看看另一個影像境界,我連這種保證追到女友的話都說的出口,也真是花費我一番苦心啊!
One Cut/美濃/2011.8.19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製作影像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其實有些文章是想寫給電視台主管看的,當然我知道這個部落格電視台主管是沒什麼機會看得到,就算看到了,也不見得看的下去。話說回來,影像這個東西自從發明以來,命運和阿信也沒什麼兩樣。在歷史上,他要脫離美術、攝影的包袱,單獨成為一門藝術,就已經是千瘡百孔,好不容易擠成一個第八藝術,卻是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成為教化人民的藝術媒介,必須為政治做出服務。經過了百年,我們現在的處境其實也沒好到那裡。影像一直是宣傳式的工具,為政治、為企業、為團體、為個人、為金錢,默默做出重大貢獻與犧牲。大家是不是自己捫心自問,你在製作影片的時候,不就是為黨、為團體、或是經濟利益做東西,也許有人會說是為了社會公義做影片,那請問了,影片這種媒介變成是一個被利用的物質,我告訴你,如果他是有生命體,一定會起來抗議。好了,那有人說要做感動人心的作品,所以影片小老弟的犧牲奉獻就會值得。我們如果開始思考這裡面的邏輯,你慢慢會發現,我們影像的教育其實一直在犯錯,我們會在這個部落格慢慢的解開這個問題,讀者也不要見怪我賣關子,其實影像這個東西有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又在其他的境界上,我剛開始寫這個部落格,確實很希望盡量按步驟,逐步的思考這可能的境界。
那麼為什麼花了這麼多的錢和精神去做一部片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外乎就是傳達理念、娛樂賺錢、揭櫫社會公義、得獎光宗耀祖和純粹視覺創作。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或者說這些目的到底是對還是錯,大家也可以思考思考。有人也許會說,我只要拍的好,故事好看,口碑影評叫好,賣座破記錄,收視率也高,就是最大的成就感。那我們再回頭問了,誰決定觀眾的口味?你會說主流電影經過民調,電影電視的製作人也是經驗豐富,知道觀眾的需要。事情真的是如此嗎?是誰決定了電視影片要做成這個樣子?是觀眾嗎?當然不是。那請問觀眾為什麼這麼倒楣去看那些少數決定電視長相的人所做出的節目?難道答案不明白嗎?因為觀眾打開電視完全處於被動,只是在所有不好看的節目中盡量選一個比較好的。事情有這麼嚴重嗎?每個人都是觀眾,我想就連決定電視長相的少數主管,回到家也是跟每個人一樣,拿著遙控器一直轉台,必定也是苦於找不到好的節目,大家用想像的就知道這種畫面有多滑稽了。
自從我2年多前住在美濃後,就沒有看電視了,前幾天不小心看到一個偶像劇的畫面,感到很難過。原來台灣的製作水準這麼糟。讀者不必怪我這麼毒,如果你知道其他國家在玩些什麼,你就知道這個電視惡質的環境有多嚴重。我們這篇文章要講的是,請問製作影像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不就是至少要做出更好的影片嗎?但是電視台的實際情況卻是每每我們做的片子要降格以求。降什麼格?降影片的敘事法和製作水準,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讓電視的主管看的懂,如此而已。讀者會說電視台主管應該是內行人啊!請問有誰認證他們是內行人?這種例子實在太多了,好多年前,這裡有個無限電視台開播,聽說要廣納人才,我們這一行奇怪的是幾乎不用公開應徵,都是靠人介紹。我認識的一個錄音師好心的介紹我去,他說新公司正在招收人才,像我這樣的人希望將來一起都是同事。我的履歷也是很精彩的,所以很快的第一個被找去說要我去管八點檔連續劇。面試的兩個小組長是新任總經理帶來的人馬,他們坦承並不懂八點檔連續劇,結果我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先去看一些認識的前同事,回去的時候禮貌性向兩位組長告辭,他們兩個人一聽到我的聲音,不約而同的站起來,然後跟我90度鞠躬,那一剎那,我的心情跌入谷底,我知道這個工作沒了。回家後我打電話給音效師,他還是強調新成立的電視台急需人才,我則是說不可能有機會,我在這個行業很久了。當然現在這家電視台八點檔都是幾百集幾百集的播出,自認為收視良好,那請問了觀眾為什麼這麼倒楣,要接受一群不懂戲劇的人做出來的東西!如果你不知道法國新浪潮運動,請去讀讀這些歷史典故,台灣已經很可憐了,為什麼還要做出這樣的戲。我們不能命令你們不要做這種粗糙的東西,也不必騙我們觀眾愛看這種沒有根據的話,我們只問一個最簡單的事情,這種片子你們電視台拿得出去嗎?你敢大聲說拿得出去嗎?難道你們沒有見識去一些國家,人家電視上播的簡直就是侮辱自己國家,就算八點檔公開播出又怎樣,隨便一個韓劇劇組來,我們就已經被笑到碗朝天了,所以只能拜託不要再愚民了,這種水準是國人不可承受之重。讀者也許會覺得不就是一家電視台嗎,那如果我繼續說出裡面的黑幕,可能大家都受不了吧!該怎麼辦呢?人民可以教訓總統,電視台的主管們自己好自為之,我也只能寄上深深的祝福了,反正你們在做什麼勾當,大家心知肚明,沒那個能耐也毋需強迫自己,搞得自己難過,觀眾跟著遭殃。我要求的也只是起碼拿出一點社會責任,不懂的話去看懂新浪潮就知道了。
以台灣人民的水準和視野,不該淪落到影片經常上不了檯面,上了檯面又有許多的問題,真的不該如此,做這一行我們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要讓作品更好。喜歡在紅塵打滾的請自便,打滾久的東西最後不會是你的,何必眼界如此!
One Cut/美濃/2011.8.16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每部影片其實都有優點

前幾天在另一個部落格談到製作的影片被禁播,雖然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不過還是很有感觸。在我們繼續聊聊主流電影之前,我想先談一個觀念。其實以前的文章提到過,影片做出來後,批評遠比讚賞多,原因是批評容易,但是要是說到影片好在那裡,其實是困難的。當然製作影片的人要負很大的責任,要能夠做到一部很少受到批評的影片,還真是不容易。就算是主流電影,院線大片,破綻處仍是很多。我們這個部落格不是要大家來找碴的,而是要看出門道,這個門道不是電影理論的方式,而是穿透到創作者的心態,看出影片妙在什麼地方。要能夠看出門道來必須具備很多的工夫,到目前我們都還強調基本功,再由基本功引伸出其他的能耐。有幾個方式,可以讓你學習看出一點門道。首先看一部影片要能真正的放空,也就是不管你對電影有多少的認識,你有權利好好的欣賞並且享受視覺的傳遞與喜悅。其次是去除偏見。也許你會說沒什麼,不就是看片嗎。但是憑良心說,這也是最難的一件事。我先說一個故事,也許從這個故事大家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在說這個故事以前,先請大家繼續讀以下的文章,能夠暫時放空,也就是第一個動作,這樣才有更大的能量去體會裡面的意思。我很幸運,讀的是號稱名門正派的紀錄片研究所,系出第一個拍紀錄片者Robert Flaherty的門下,讀這個系所有許多的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一回我要求一位在國內得過大獎的導演修改他的作品,他立刻回嗆我:你知不知道我是某某某的學生?當然這位某某某是國內赫赫有名的人,但是真的很抱歉,這個完全嚇唬不了我,第一是學生的素質做老師的實在無關,或是說有間接點的關係,但老師沒有包一生幸福的道理,所以搬出老師來,一點道理都沒有,這樣其實就夠了,我還沒搬出我的老師呢。重點不是比老師大小,其實是大師的風範我們有沒有機會感染的到,進而從中學習。千萬不要相信大牌或有名望的人,他們太多的光環讓人眩目,有時失去了探究真理的機會。故事還沒開始講,在我二年級下學期的時候,系上研究所正好要徵一位老師,我剛剛說過了這個系所的名聲響亮到去借私人場地,都大受歡迎,系上所有同學幾乎都有獎學金,所以來應徵的老師還真是多,而且包括許多著名學校的老師和紀錄片工作者。我們研究生有權利在老師應徵時可以列席旁聽並提出問題。應徵者簡短說明之後,就播放他的影片,放映之後應徵者再補充說明,之後研究生先提問題,應徵者回答,最後是本系老師提問,應徵者回答。我必須先說明一下,如果大家熟讀武俠小說,我系上大概就是少林一派練就羅漢拳、伏虎拳,只是我們練的特殊拳法叫做美國直接電影American Direct Cinema,這路拳法沒有拳譜,讀者看到的文字資料,包括中英文,有許多是誤解,不必輕信。至於怎麼決定是信還是不信,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你看過的資料對你有沒有幫助,有沒有啟示。如果對這套拳有興趣的人,我們會在這個部落格描繪出來,只是要練成這套拳法,首先必須要練一點馬步,我只能先說,這套拳法是這個系所的鎮所之寶,外人很難窺見其貌,因為說實在的,很多老師都還在摸索呢!結果應徵大會上的情況是,如果你是長春藤學校出來的,就很容易猜的到怎麼一回事,變成了批鬥大會。來應徵的老師都是有點名氣的,作品一個個都有水準,最後卻像學生一樣,被罵到無地自容。我當時人在現場的感受是,原來所謂的紀錄片,或者說非劇情影片,種類方式這麼的多,我看得津津有味,當然我也理解系所老師們的看法,他們對紀錄片有一種信仰,既然是少林寺了,本寺已有長拳,那來的武當長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受的影像教育越深,越難看清楚你世界以外的美景,所以不要帶著偏見去看影片,我們部落格不是要談負面問題,而是一山仍有一山高,我們要追尋影像上更高的意境。
有了前面的兩個觀念之後,第三就是每部影片都一定有他可取之處。我們當然先來界定一下範圍,凡是職業以上的作品,包括電視、電影、廣告、公關宣傳及記錄性質。其他業餘好手我們暫時不討論,不說大家也知道原因。職業級以上的作品,就算是大爛片,也有他可取的地方,原因是什麼?很簡單,你想想看做影片要不要動腦筋,要動腦筋就看得出他的腦筋動在那裡,因為一定會有痕跡,我們這裡要強調的觀念就是,就算一部影片只有一個小點的優點,這個優點就是作者的創意,如果你找到了,吸收就是你的。
怎麼找出作者的思維?或者剛練馬步,怎麼找到一部片的優點?方法就是解開影片工作人員工作上的職稱,也就是說一部影片的首要關鍵處,並沒有出現在影片工作人員的職稱上。你想想看為什麼會有一部影片,是不是有人先想到一個想法,這就是構想。原始的構想成型之後,一步步的修改,最後就是成品。大家也許會問,原作者想些什麼,誰知道呢?也沒錯,除非是經過訪談,我們確實不容易知道。但是我前面說過了,是有痕跡可尋的,我們可以一起來多思考這個問題。關切影像創作的人更要去發現這些人腦筋動在那裡,關鍵是他們到底運用的巧思在那裡,你會慢慢的發現影片的創作點,也就是不同於其他的地方究竟在那裡,每一部片基本上都可以看到這些微妙之處,如果你發現了,一定是拍手叫好,創作者的知音。
One Cut/美濃/2011.8.15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波蘭格但斯克華勒沙採訪後記

很感謝讀者經常上這個部落格尋找新的文章。我確實花比較多的時間在最早做的Ohgigi部落格,目的主要還是把我以前出國的經歷做一個整理與回憶,好讓我可以放下過去的眷戀,繼續向前做以前沒做過的影像創作。這個影像創意思惟的部落格很有意思,他探討著影像有更高的境界,而我們往往被基礎的影像教育所框住了,難以思考更遠的境界。不過很抱歉,這裡的文章並不會每天刊載,每次刊載的文章,讀者也毋需盡信,希望只是引發思考的媒介。今天看了一下去波蘭的筆記,心有所感,想分享一下在波蘭採訪的經驗,以下的文章會同時刊登在Ohgigi部落格。
前文提到過,去波蘭主要的目的是採訪華勒沙,雖然我們有多年的拍攝經驗,但是說到要採訪這樣國際級,又是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素有波蘭鐵人的封號;革命領袖;又是高度敏感性政治話題,說實在的還是頭一遭。我們長途飛行的唯一目的就是做個專訪。2007年7月18日我們趕抵格但斯克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感謝代表處派人接我們直抵旅館,並且安排住在波羅的海海邊。當我看到海邊的時候,以前去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海邊撿琥珀的記憶一一浮現出來。代表處要我們在旅館略做休息,一個小時後請我們吃晚餐。我們五個大男生,照理說有製片帶隊,也許我的出國經驗較豐富,又來過波羅的海,所以行李一放下,我就邀大家去海邊走走。雖然地點和三小國不同,但是波羅的海有一種獨特的神色,和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的海邊很像,用我的話簡單的說就是琥珀海灘,有一種金黃的深沈味。大家挖挖沙子找琥珀,看似若無其事,其實五個人都有心事,我們還在為明天即將到來的國際約會做準備,特別是心理的調適。我自己評估,說不緊張真是騙自己,不過也沒那麼嚴重,大約有30%的壓力吧!晚上代表處就帶我們到華勒沙辦公室,位在舊城的運河邊,算是增加我們的熟悉度,同時也增加了緊張的程度。
隔天說好了全員穿著西裝去做訪問,等到集合時才知道只有我一個人穿西裝,他們說導演一個人代表就好,我不是老大,能說什麼。訪問的時間約9點半,我們9點前就進去準備。不到10分鐘後,就看到華勒沙提了一個公事包直接坐在辦公桌開始辦公。那時候已經設想到這一點,我們的訪問方式可以在這裡做個說明。首先這是一個密閉的空間,因此如何選擇一個點作為受訪者所坐的位置,自然是最優先的決定。每組來拍攝的團隊通常選的地方不一樣,主要決定於影片的調性故事內容,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構圖的能力與視野。比如我們訪問教育部長的時候,部長辦公室很驚訝我們所選的受訪點實在是太特別了,主秘還當著部長的面誇讚我們所選的角度。聽起來我們還挺不錯的,其實這是有文章的。拍片這件事,不管是大事小事,不管是室內或戶外,都是功力的展現。也就是說,當一踏入華勒沙辦公室的那一刻起,所有大大小小的眼睛都在看,華勒沙辦公室的外國人就不用說了,我們自己這邊還有代表處、製片都在盯著我看。所以我的方式是先觀察位置,從各個角度觀察究竟什麼是最適合的受訪點。所以專業上的構圖必須先考慮,但同時還立刻要考慮到其他可能的因素。這個辦公室大約只有五坪大,進門的右邊是一個衣櫃,再來就是臨窗的辦公桌,門口的正中間擺了一個書櫃,左手邊是一張八人座的餐桌兼會議桌。之所以可以選到一個跟別人絕對不一樣的好角度,第一個條件就是: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就是相信無論如何在什麼樣的環境和條件,都可以拍出好照片。影像思惟這個個部落格也是在說在什麼樣的條件狀況,都可以做出好的影片。在所有的動作前你有了這個信念,壓力不同,視野角度也就跟著不同。接著當我看好位置的時候,我就問了攝影師和在場的人對訪問點的意見,原因是拍片是眾志成城的工作,誰的意見好,是可以討論的。讀者可能會以為這沒什麼,其實許多大導演並沒有這樣做,反正他一個人決定就好,當然也沒什麼不可以,只是很可惜,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專業,通常不見得構圖好的就是導演或攝影師,你旁邊就有奇人而不自知,所以自己有定見但也要廣納周遭人的意見,我們的目的是把事情做的更好。所以當時攝影師建議了一個角度,就是在中間空地擺張椅子,背景是書櫃。我看了看知道他想要以景深彌補環境上的不足,這是一個方法,通常也是採訪時選角度的最後一個方法,意思就是將攝影機、受訪者、背景三個點,各拉出一定的距離,製造背景略微模糊的景深。我的看法考慮比較遠,專業上的構圖考慮之外,我是給自己一個大的壓力,就是要出其不意。想想看有多少人來訪問過華勒沙,所以我一直強調,一進辦公室,每一步都要小心。另外我考慮主要的癥結點就是受訪者的舒適度。舉例來說,我們很有福報,大概是法鼓山聖嚴法師生前最後受訪的媒體,當時考慮到他老人家的身體狀況,詢問那裡是法師最舒服的位置。那麼華勒沙也是一樣,在不動他的座位下,盡量就在他的座位訪問。當然這是一個綜合的情況,主要還是辦公桌後方有一扇窗,窗的左上方有一個大十字架,因此我們的構圖就是攝影機貼著衣櫃構成一個斜角度,從桌子平行的角度略微俯拍,遠處左上方是十字架,華勒沙的背景窗戶也是一個斜十字,背景單純又有意義,於是很快的我們都同意了這個角度,布置好後就等訪問。
訪問的進行是華勒沙看我,我提問題,我左手邊是翻譯翻成波蘭文,華勒沙用波蘭文回答,翻譯再用英文告訴我們華勒沙是怎麼說的,我的右後方則是攝影機和工作人員。好戲來了,到問了第二個問題,華勒沙正在回答時,就聽到後方唧唧喳的聲音。等華勒沙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我就問工作人員什麼事情,攝影師說麥克風出問題,於是再換一組,並希望華勒沙將剛剛的問題再答一遍。華勒沙立刻嚴詞拒絕,他說他說過的話不會講第二次,他對我們台灣的印象本來很好,我們這麼千里迢迢的過來,居然帶一台壞的機器,他說他開始對台灣感到失望。OK!話實在很重,不愧是波蘭鐵人,當時氣氛很凝重,連翻譯好像都有點不好意思繼續指責我們。問題來了,別的行業我是不知道,我們這一行首先就是要解決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工程的部份交給攝影組,我主要還是要達成任務,所以很快就有對策。我心裡先想了一下對方的心裡狀態,他不高興不想回答,那就不讓他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們在外流浪很久,也很了解這種直來直往的民族性格,剩下的就是如何扭轉劣勢。好了,等到麥克風確定沒有問題之後,訪問繼續,但是我開始更改題目與秩序,跟翻譯溝通之後,連續從最不相干的問題一直慢慢包攏兜回第二個麥克風出狀況當時的問題,只是做了改變和修飾。這個連續的問題,華勒沙每次回答一個問題,不知不覺的朝向當時第二個問題做回答,當然剛開始他並不知道,等到他回答了幾個問題後,慢慢略有所思,他才意識到我把第二個問題又化成幾個小問題,包在其他幾個大問題裡。華勒沙臉上原本剛硬正直的表情,突然泛起了一絲微笑,然後很溫柔的看著我,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他看我的表情,當然我也以目光回意對他的尊重。最後他很開心,他知道其實我很想問一個除了這些之外的問題,所以他最後鼓勵我問。這個最後的問題是關於他執政之後政績不佳的原因。訪問結束後,我要求大家和華勒沙一起合照,結果居然招到拒絕,華勒沙說No!我先是一愣,難到剛剛彼此眼睛示意是我的白日夢嗎?結果聽到華勒沙說No,他不要合照,他要跟我們一個個單獨照。說著立刻就走到書櫃前,我想那大概就是他跟來賓合照的固定位置吧,要是我就不會選完全沒景深的地方拍照,不過也只是腦袋一閃而過的念頭。我是第一個上去和華樂沙照相的人,因為只有我穿西裝。步出辦公室的時候,代表處的人一直謝謝我們,我起先不明白,應該是我們謝謝他們才是。原來他說代表處不知道帶過多少團體來過華勒沙辦公室,從來沒有機會跟華勒沙一對一的單獨合照,包括代表處的成員,我聽了有點誇張,不過我覺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劣勢中過招,成為很難忘的一段訪問。一個月後我們拜訪外交部長,看到部長手邊有一份資料是波蘭來的彙報,我大概知道裡面的內容,也許在外交部的資料裡面,也會有我們的名字。
One Cut/美濃/2011.8.8.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影片製作的主題與子命題

昨天看了馬來西亞朋友製作的電視節目,覺得製作水準已經很好了,也寫信鼓勵他,畢竟他本身背景條件就已經很好了。不過看了節目之後,忍不住想講點觀感,當然我知道很多問題都出在好為人之師,不過推責的說法是,有時問題其實出在大家只想活在掌聲中,聽不進也不想聽自己想像之外的話語。
我還是說了,來這個地方玩是要花腦筋的。你如何在看過影片之後,暫時不談自己的好惡,而提出更好的建議?而我們這個部落格的目的其實並不是要大家提更好的建議,這樣太小看他了,這個部落格說的是:遠遠的地方還有另一個境界,意思就是,能給好意見之外,其實還有更好的意見,必須起碼要有這種能力,才是功夫。問題又來了,什麼樣的意見叫做好意見?就專業的立場來看是門功夫,不過首先必須要提出專業上的觀點
我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有這種習慣。我在1999年有機會帶了一群學經歷優異的導演在電視台工作。當時有幸承蒙他們在剪接的時候會跑來問我問題,多半是怎麼樣可以把影片做的更好,那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怎麼樣帶一群優秀的人。那時候的想法是,把自己的片子做的更好,原因是高階的長官不少人程度與涵養都讓人搖頭,就算是一個主管得不到人家的尊重又如何是個稱職的主管,所以追求職務不該是個目標。何況喜愛這個工作,他的真正本質就是要做好的影片,只有影片可以流傳與流芳後世,電視台連要撐上個10年20年都很辛苦了,更別提將來可能沒有電視台這種行業了。把自己的片子做好,是訓練自己思考的能力,這樣提出來的意見,也許還有人想聽。
我最近摔傷了手,就在想應該要多花點時間和力氣來寫這個部落格,本來是想從打基礎開始慢慢談,也引導思考,不過還是一切隨緣吧!這篇文章談的技巧是製作影片的高手所為,但還有更高招,大家可以開始動腦筋了。怎麼樣可以把影片做的好?技巧實在很多,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找到一個適當的主題。請不要只看字面上的意思,你會說每個片子或是節目,本來拍攝就有主題,這那叫做技巧!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先說一則故事大家比較會明白我的意思。我們曾經一個拍攝隊伍到巴西的亞馬遜森林拍攝。在我們才剛剛抵達的時候,我就在水上看著風景。一位年輕人跑過來問我此行的目的,我沒有立刻回答。他說他是德國的某家電視台,來Amazon拍了兩個星期了,還不知道拍什麼,只拍了一個農夫,再過一個星期就要回去了。這次的談話實在看起來不像是德式作風,可見得要拍個什麼內容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來動動腦,既然是到了Amazon,主題自然就是Amazon。你也許會說Amazon這麼的大,怎麼會是題目?題目也許可以是Amazon的有機農業、原住民工法、水資源、雨林浩劫....等等才叫題目。這個說法也沒錯,但是如果你要做出更高水準的影片,就不能夠簡單的思考。那我們來問問,如果要做這樣的題目,為什麼老遠非得去Amazon,所以很自然,題目根本就脫離不了Amazon。假設你會繼續問,我們可以從Amazon的歷史、科學數據、正在進行的改革....等等措施開始進入影片想闡述的內容,這樣就可以是獨特的Amazon的影片。就好像介紹吉隆坡的鬧市,可以從吉隆坡的歷史和鬧市形成的地理環境開始。這樣的做法沒有錯,但是請問一件事,誰不是這樣做?這樣的表現手法是OK,但並不突出,也許節目有其限制,綁手綁腳。但大家也知道,電視台長官懂得有限,所以千萬不要找一堆理由自己設限。我在這個部落格說過了,影像製作上的方法與技巧實在是不可限量,只是我們侷限在教育認知,特別是受新聞和一個叫約翰的英國人的影響,我們還是會慢慢帶領大家來思考這個問題。
在Amazon的題目自然是Amazon,吉隆坡是吉隆坡,題目再縮小,Amazon原住民漁獵生活或吉隆坡鬧市生活,這些雖然是題目或是主題,但是製作上的技巧絕對不能只有一個題目,因為這樣的題目對製作上來講並不具體,所以需要自己設定一個子命題,這個子命題不是題目,或者說是觀眾不知道的一個小題目。這個小題目怎麼來怎麼用?首先先說明,這個子命題可以大到看起來接近大題目,小到幾乎找不到,總之是觀眾最好不要知道,但一定要感受的到。這個子題是作者的命題,他首先當然要和你的主題有關,但是就算是最抽象的命題,也要和這個主題有關。我來說明一下,我自己曾經做過突尼西亞的影片,是推廣突尼西亞的旅遊,好了,主題就是突尼西亞,請問這麼大的國家怎麼介紹?當時還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叫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裡面提到過突尼斯的風有個名字叫季比里,印象很深,也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我就用"風"來作為我的子命題,也就是影片的概念。有興趣的人可以在我的另一個部落格Ohgigi找到部份的片段。突尼西亞這個作品離現在有15年了,不是我最好的作品,至少還很耐看。所謂不是我最好的作品,是因為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構成一部好影片只有一個要素,就是要有人生意含,這種人生意含大可大到一種哲理,小可到生活的反思,所以這個子命題就要有人生的意義。問題來了,誰賦予他意義?我們通常看到的影片是拍攝或採訪的對象,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由他們的故事告訴觀眾人生體會與經驗。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都是這樣的片子。當然我們可以把這種影片稱作foreground drive的影片,也沒麼錯,但是我們再動腦筋想想,請問誰才是作者?難道是被拍攝的人嗎?當然不是,影片自有作者,通常是那個倒楣被人家叫導演的人。所以這個子命題就是導演當時對拍攝主題的人生思考。聽起來很抽象嗎?我試著舉一些例子。十幾年前,我也為馬來西亞一個慈善團體做過10年回顧的影片,所以題目是10週年。當時許多的志工都有這種經驗,白天在外頭做了好事,晚上回家就很懷念與回味今天所做的事 ,所以我選的子題是「念念不忘」,這就是人們共通的心聲,自然是人生哲理。這個概念還是被拍攝者提供,作者採納的結果。也有是作者自己的體會,把他變成一個子命題。我也有機會在十年前替一個新加坡慈善的醫生團體拍片,假設我們的題目就是無國界醫生,請問這種片子怎麼拍?所以題目自然是無國界醫師,一般就是把他們的歷史、理念、現況、服務範圍經過採訪加以編排,稍微經過影像訓練,誰都可以做,你再怎麼努力也不會突出,關鍵點就在於需要一個子命題。你回想看看,是不是一般的影片沒這件事,因為缺乏技巧。我那時年紀輕輕就長了不少的老人斑,當時新加坡最好的整型醫師說要幫我雷射去除,雖然是很小的手術,我還是頭一回。接著就聽到醫師溫柔的一直說,等一下那邊會痛,會有一點燒焦的感覺等等,我才覺得當人們心靈最脆弱的時候,對周遭的感應真是太敏感了。所以我把這個體會拿來作為子命題,在影片中我就問了,什麼是世界上最柔軟的東西?這個就是貫穿整個影片的子命題,答案是:人所說出來的話。寫到這裡,應該可以更進一步體會我所說人生意含的概念了。
這種子命題最好就是只有一個概念,然後將這個概念用來貫穿全場,好處就是他可以把不相關的場景、時間、地點都可以串連起來,連成一氣。之後最重要的處理工夫就是,作者要將這個子命題隱隱潛藏,最高境界就是不露痕跡,意思就是故事正在走,子命題就隱藏在下面繼續流動,不能停,這一點請讀者先行體會。至於可不可以有更多的子命題在一個影片中?當然可以,原則就是要和最主要的子命題有關連,然後要有能力處理複雜的邏輯關係,這其實可以用科學點的方法來解釋,我們慢慢再聊。
One Cut/美濃/2011.7.25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紀錄片拍攝現場的攝影倫理之ㄧ:罩子放亮

前幾天公視派了HD的機器來美濃拍攝,還帶了一個助理拿著一個很長的Boom桿就架在我的攝影機旁。我們離主舞台有一段距離,這隻Boom就一直在我旁邊。我看看不對,因為現場聲音很吵,就用手指了指這個Boom。這個小助理是個年輕的聰明人,他馬上會意過來,看了看手上直立起來的這個麥克風桿,略帶靦腆的回答我說,他們只收市長致詞的聲音。好了,大家應該開始習慣來這個部落格玩,是要花腦筋的。那我就要問了,他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時攝影師也好奇轉過頭來,我本來想囉唆講兩句的,不是罵人,但是看著他們忙於拍攝,想想公視自有高人可以點撥,只是不知道他們到底知不知道高人在那裡?其實你們也不要覺得好笑,我的一個朋友在我看來是台灣最好的攝影人才,他在一家大的電視台做了12年,電視台最高層的主管還是認為我這個朋友不會攝影,結果他在做行政工作。所以我一直說台灣的電視真是一場災難,寫到這裡更想說是一場大災難。現在的世道要學些真工夫,像我們這種你機器一架,就知道你有多少工夫的人,很難混的,而且想學真工夫,要夠聰明能夠判斷,大家可知道電影的教科書,連最簡單的理論都是錯的,更確切的說是不完全正確,所以我要大家不要相信你看到的,包括我這個部落格,而是要多想想多思考,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道理。
近來在拍攝現場最讓我困惑的事情就是:不管是紀錄片工作者、攝影師、新聞從業人員等等,在拍攝現場總是無視其他攝影器材的存在,就是要擋你的鏡頭,不是從你機器前走過,要不然就是接近被拍攝的人物,結果我們的鏡頭總有拿著攝影機的人在前面晃來晃去。這裡面還包括了在台灣非常資深的紀錄片導演,所以特別感到心疼。這個現象說明了不管是資深或剛出社會的拍攝者,還是不太理解紀錄片的意含和取鏡頭的方式。我知道學校或職場上是要求要有東西,要拍到畫面,你好回去交差。但是紀錄片他不是一種交差的東西,他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有很多的先決條件,我們會一一加以陳述。在這裡我們先提兩個觀念:首先現場拍攝的第一個情況就是:膽子要夠大。你會說這個很容易,不就是拍嗎!其實實際上的狀況是沒那麼容易。當你在現場碰到等級比你高的機器或是等級比你高的導演,你會一直義正言辭的放膽去拍嗎?要不是有任務在身,還不見得呢!那如果現場只有你一台機器,你不需要去比機器比人,就會大膽的拍嗎?其實也沒那麼容易,光場面和陌生人就叫你在A點,不敢亂去B點。所以現場拍攝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完全是職業上的考量,那裡有最好的角度最好的構圖,就應該優先佔著那個位置。幾個月前高雄甲仙大橋通車,對當地是件大事,地方人士希望能留下好的影像記錄,我就去幫這個忙。總統剪綵的那一刻,我早就選好了位置,結果跟隨總統前來的新聞記者,慌忙的像無頭蒼蠅,看起來真是可憐,怎麼有人要做這種自己折磨自己的工作!這群人很快的就擋在我面前,我當然立刻命令他們全部蹲下。這群人還算有職業道德,看起來跟總統的新聞記者也算有經驗,看到我在後面,全部半蹲或蹲下。意思就是說你膽子要大,但是也要環顧周遭。為什麼環顧周遭這麼的重要?除了不會妨礙別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水準的表現。前者不妨礙別人是職業倫理的表現,後者主要還是我前面說過的,我們在現場一看就知道拍攝者的功力,其中有一項指標就是環顧周遭的能力。我們再回來問這個問題,你想想看,同樣在一個拍攝現場,比如說10台機器在拍,你是否能夠知道每一部機器拍攝的問題,他在做什麼?有什麼事情他做對或做的不對,然後你還可以建議他怎麼做,讓他能夠欣然接受他不知道的事?
好了如果你知道這些答案,是不需要來這裡逛的,如果你希望將來有這種功力,也可以一句話就能解決大導演的問題,那麼這就是我們的目的,不過這種功力急不得。所謂環顧周遭的方式有些技巧第一步就是:shoot two eyes open。這是紀錄片大師們的原句。當然現在液晶螢幕一打開,好像是不需要這樣做。不過職業的人還是習慣透過觀景窗來拍攝,所以你會看到攝影師都是瞇起眼睛在工作。看起來很專業,其實如果他不是用兩隻眼睛睜開的方式拍攝,他怎麼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難到要別人拍拍他的肩膀,他才知道周圍發生的事嗎?想想看就知道這不對的。
所以這篇文章要說的就是拍攝時罩子要放亮,不要去擋人家的鏡頭,否則人家也可以擋你的,不必如此,紀錄片拍攝還有許多解決的辦法。回頭說那個拿Boom桿的年輕人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大家可以繼續思考,我們會在不久的將來再來說說一個業界從開始就犯下錯誤的觀念。不過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要說,像我這樣人微言輕者,怎麼可以指導大導演。當然我知道一般人會相信有社會地位的人所說的話,但是這個部落格一直在反覆的說:思考。當你更有能力思考,你的影像創作將會走的更遠。我們這一行不要管那些眷戀職位的人,這種軟實力其實就是講實力。請問大導演大公司就不會碰到創作上的問題嗎?誰手上有更好的辦法,可以透過討論或辯論,不要再一副官大學問大,部落格不是官場,不吃這一套的。我們的目的只是要做出更好的作品,難道這不是創作上的願望嗎?
One Cut/美濃/2011.7.18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主流電影的開場(三):空拍城市的意含

在這個園地,我們強調許多次,每個鏡頭都不是隨便拍隨便剪接,或是主觀意識認為要這樣拍這樣剪,沒有這個道理。重點是每個鏡頭都有意義,影片的銜接都有章法,不是你想從左拍到右,從上拍到下,想怎樣就怎樣。當然你到了現場要是知道怎麼拍,就已經不錯了,如果是學生電影,幾個人一起指導,一定會為要怎麼拍一個鏡頭傷腦筋,或是彼此不服,心生怨恨。我們不是恥笑學生作品,就算是職業的導演,有時往往會為了下一個鏡頭傷透了腦筋。試著問問自己是不是經常出現這樣的困局,也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辦,往往害怕不敢接案子,或沒有信心,有時工作人員一時無意的話,就氣了老半天。如果你拍片時遇到上述情況,那麼我們就可以往下談,表示你也會有興趣去理解這裡面精彩的地方。我們這篇文章來談談主流電影開場常會看到的一種方式,也就是用空拍城市或鄉村做為第一個鏡頭和開場。我們每篇文章都希望大家多思考,那我就先問了,那是什麼意思?如果你知道意思,那麼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可以先想想,在說明這件事情之前,我先來說一個自己的故事,這樣也許你比較能夠理解,鏡頭語言的意義。我以前有個機會接到最高單位的案子,其中的一個任務是訪問波蘭前總統華勒沙。約好時間的當天一大早,我們就先到了他們在團結工聯經常開會的地方,是一座教堂,叫做St. Mary。故事的背景是當時團結工聯企圖推翻共產執政,他們躲在教堂的庇護之下祕密開會。我們這個大案子基本上等於是從波蘭開鏡的,除了攝影師很熟之外,其他製片、攝助、研究員都沒有合作過,他們也不明白為什麼找到我這個默默無名的人。攝影師機器架了就準備拍了,大家這時候都在看我,好了,如果你是我,要怎麼處理這個場面,你要怎麼拍,拍什麼才是對的鏡頭。通常業界的處理方式就是反正找到好構圖,光線陰影比例掌握得宜,各種角度都拍,或是多拍,回去再剪。這樣並不是不對,只是沒有掌握到重點。我的工作習慣是如果是自己拍,我架著機器就自己來,如果有製作團隊和攝影師,我一定會把要拍什麼鏡頭,為什麼要這樣拍,說明給在場的人知道,特別是攝影師。攝影師也就有思考的機會,如果他提出質疑,這樣也有更多的討論空間。回到St. Mary教堂的現場,大家都在等我講話,這種場面原本是緊張的,但是如果你知道影像好玩的地方,就不會怪我心裡面正在偷笑。我告訴攝影師說,你要怎麼拍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一個畫面,因為當時他們都在教堂裡面開會,外面一定到處都有人監視,他們躲在裡面可想而知,壓力一定非常的大,所以我們的鏡頭就是要給他壓力,我們雖然不要用zoom,但是因為沒有軌道,只好慢慢從外推到教堂裡。好了,我說明完了之後,看著製片臉露微笑鬆口氣,除了攝影師及助理認真拍之外,我們就形同解散各自去拍照去了。如果你理解我說這個故事的意思,那麼我們就言歸正傳,來談談開場如果是空拍一個城市,目的是什麼。
1990年Gena Davis 和 Bill Murray主演的電影Quick Change,Bill Murray扮演小丑,三個人用智慧謀略成功的搶劫了紐約的銀行。他們正高興的想帶著錢遠走高飛的時候,一連串的突發事件,感覺他們插翅也難飛越過紐約市。影片的開場正是用紐約的空拍街景,表示著其實影片一開始就告訴了觀眾,這個故事在紐約發生,絕對不會離開這個城市,因為他使用的鏡頭語言就是空拍,他的意思就是從上往下給匡住的意思。近幾年好萊塢的電影The Shop Girl,開場是洛杉磯空拍的夜景,這個故事也不會離開洛杉磯。那你也許會問,有沒有例外?我只能說如果是主流電影,不會有例外,如果故事離開這個城市,就不能用這種方式開場。這種空拍城市的開場因為二線電影經常在用,所以通常我們看到這樣的鏡頭,說明影片有九成的比例是個爛片,這種電影就不要浪費時間繼續看下去了。原因是什麼?這就是我特別想開闢這個園地的意思,希望有更多的思惟去表現不同的影像詮釋,原因是影像所能呈現的方式,應該遠遠不只這些,可是因為思惟上的關係,我們往往很難突破書上或老師教的方式。因此這種空拍開場了無新意,既然一開始就沒有創造力,也不必期望故事能有多好。至於怎麼樣的開場,一看就知道是好片,這個問題可以想一想,我們再找時間聊聊。
One Cut寫於美濃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構成一部好影片的唯一要素

台灣近日來,電影大片紛紛預告強檔上映,感受的到新銳電影將在國片市場搶占佔有率,主流性質的電影終於慢慢躍上台面,這個奠基電影工業的決定,台灣早就該做,可惜多年前決策把握在少數人手中,致使電影的發展少了厚植的力量。現在雖然有起色,但大家都知道,離目標還很遠。當然從業人員很多,要有一定的能力、勇氣和機會,才能成為大片的導演,這是許多人的夢想,這些成功的大導演,也在間接的鼓勵有電影夢的後輩前進。至於電影規模小的導演,或是一片導演也是不容易,但問題是內行的人都知道這種機會是怎麼來的,因此也不見得人人都適合去從事電影工作。不管是什麼樣的影片,都是電影概念的延伸,如果沒有機會去拍大的電影,規模小的影片也同樣是一部片,可以滿足製作影片的企圖。而我們不能說沒有拍成大電影,做出來的影片就不是好影片。大電影也有不算優的電影,而且製作大電影的人還不見得真正懂電影,就算他是科班出生,如果沒有強烈的思考性,就會局限於書本影片上的知識,何況電影的教科書,不管是劇情片和紀錄片,所教的內容有不少是錯的,意思是就算學成,也會拍錯。我們每篇文章基本上強調思考,也引導大家去思考。那麼大電影就算錢多、製作人員多、畫質高,拍出來還不見得是好電影,可見構成一部好電影或是好影片的關鍵,不在於錢、不在於畫質,甚至不在於人。你會說好的片子人很重要,像是這些大導演來指導,水準就不同。關於構成好影片的要素,我們當然不能否定上述要件,只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說只有這些知名導演才可做出好片,那麼這麼多的電影、電視、影音網站也不用玩了,只要他們做才行,這就說不通了。如果你知道影片的精妙處,加之以好的基本功、不斷的實務練習習慣性的思考,人人可以成為優秀的導演。問題就在我剛剛說的每件事情都不容易,但是影像的從業人員越來越多,也就越需要知道製作影片的技巧和訣竅。那麼也許你會問製作一部好影片,從劇本開始,就是一個好故事,然後好的製作人加上好的導演組、攝影組、美術組、好演員等,就可以完成一部好片。沒錯,我們不能否認與忽視,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條件。不管你有沒有機會拍大電影、小規模製作電影、電視、或任何video,劇情片、紀錄片,其實只要把握住關鍵點,就會是一部好影片。構成一部好影片的唯一要素就是:影片含有人生哲理。不管影片拍攝的好壞、剪的如何,只要有人生意涵,觀眾都能感受的到,就算技法很差,他還是一部值得觀賞與審思的影片。影片的故事,多半是製作者對人生的體悟,透過影像工具表達出來而已,而這種人生的體會,會傳達與穿透人類對事物共同的體會,也就是說,這樣的影像敘述,一定會有許多心靈相契的知音。
One Cut寫於美濃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從事影像工作不需要100%的努力,而是需要300%

如果光看到標題,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那已經是能力高超,也可能是這個行業的前輩,先在這裡致意。這個像是老爸教訓兒子的題目,相信沒什麼人有興趣看。其實從事影像工作的人自我要求不同,有人會認為只要能把影像做出來就好了,幹嘛一定要創意,就算沒創意也是一個作品,有創意也是一個作品,差別不大。以前在美國讀研究所,拿TA的獎學金,必須每週要花10個小時教大學部的學生。有一個學期教聲音的剪接,那時還是用影片光學聲帶的剪輯方式。我們是6人一小班,一個大班分成幾個小班,每次學生會輪流過來。記得有一個班來上課,我先講解了怎麼做,然後就叫他們實際操作,把教材上雜亂的聲音剪接成一個故事,我在旁邊看著並個別解答。一段時間之後,突然聽到這個小班年紀較大的女學生痛哭失聲,我和其他的同學彼此互看,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也想看看美國人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其他五個的學生,一年級的關係,差不多18、19歲的模樣,這個哭泣的女孩大約有25、26,老成一些,在一旁的同學手搭在她的肩上,大家都放下手邊的工作,耐心等著她哭完。等這位同學稍微平靜了之後,一旁的同學問她為什麼哭?她說了很重要的話:長這麼大,從來沒有做完一件事,而且能讓自己滿意。我在一旁聽著,我那時都快30了,我也沒有啊。這種能夠剪出一段聲音的故事,馬上就能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績,震撼自己柔弱的心靈流露出感性的情感。重要的是,要完成一件作品都很難了,還要奢談創作,這種軟實力難以衡量,但是最後還是展現實力在作品上,影響力可能比起以前更為驚人。影像的努力,將目標定在100,會因為實際執行的能力會有打折,而且是大打折扣。一個作品如果是60分及格,目標定在100,實際完成就三成,所以得到的分數就是30分,作品一定不及格,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影像作品,實際的情況。那你會說我們多努力一點,至少搞到及格,還可以勉強過關,這個說法顯示實務經驗不足。我們先來問一個問題,你有印象那個作品可以打滿分的?有,還蠻多的,不過那都是大師中的大師作品,也沒什麼人看過。既然沒什麼滿分的作品,顯示許多作品介於60至90分之間,問題是他們難道不想做到滿分嗎?當然大家都想做到,可是就偏偏做不到。如果做不到,將目標定高一些,再打折,你會越來越接近及格的邊緣。什麼叫目標定高一些?這就是我們部落格一直在強調的觀念:遠遠的地方,還有另一個境界。我們將逐步的探討什麼是另一個境界。至於為什麼功力只能最多到三成,而不是40%或50%,為什麼是300%?這就是我最前面說的,如果你真的看的懂標題,那是厲害的人物。為什麼厲害?因為可以破解“3”這個數字在影像運用上的奧妙,在此要賣關子,目的是希望大家去思考這個問題:3究竟是什麼意思?然後我會借著其他的文章,回頭再說明其中的奧妙。
One Cut寫於美濃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創意工作的第一要件:不要怕No fear

堂姪女日前從美國隨父母特地過來看我,18年前她還小的時候見過她,一晃眼,她現在已經在加州擔任廣告公司的Art Director,是我們家族中唯一和我一樣,從事有關視覺創意方面的工作。我知道創意工作含著人生寶貴的經驗,我這種後知後覺的人體驗的晚,也許許多人年紀小就有非凡的體會,並且能夠把這種感受運用在工作上。短暫的相處儘管有許多話想說,不過初次見面,我想的到唯一可以告訴她的話題是:我們做這種創意工作的人,首先就是不要怕
有時候我確實會想,認識像我這樣的人,究竟是幸還是不幸。我有幸和幾個優秀的導演一起工作多年,好多年前我們接了一個案子,需要多一位導演完成另一個片子,因此我們都想到和我們配合多年的攝影師,希望他來擔任這個工作。記得是在火車上,我們向他共同提出這個想法,沒想到他的回答卻是,如果他當導演,怎麼和我們幾個比!所以他婉拒了,儘管我們苦口婆心,還是沒辦法改變他的想法。這讓我想到第一次接受芬蘭觀光局的邀請去北極圈拍攝,回來後我的組員一直怪我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是我寫稿,而不是去找張大春、吳念真。我從事這個工作,從來就沒想過要跟誰比,為什麼要跟人比,或是說為什麼就一定要參加比賽。能夠跟自己比就不錯了,之後就是不斷的超越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都比不完,所以為什麼要比?當然擁有了一定的勇氣,而去面對比賽,還是正面值得鼓勵的。說了這麼多,你會發現問題究竟在那裡,為什麼有了機會,卻輕易的放棄。原因其實就是兩個字:害怕。創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沒人敢輕言簡單。就算再有經驗的導演,面對全新的題材和故事,都是在創作的臨界點面對著底下深不見底的懸崕,要嗎靈感一來就躍過了,要嗎,等一下也會躍過的,只有歷練不夠驕傲夠大的導演,才有機會跌入谷底。當然問題還是回到原點,沒有人會自認歷練不夠或驕傲夠大,所以也不會有人跌入谷底。我們這個行業也不必自己騙自己,要完成一件影像成品,還不是影像作品都很難了,還去奢望創意構想。主要的問題就是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沒有太多人有這個習慣,就是不斷的思考怎麼把作品做的更好,怎麼突破自己!大家面對的第一個關卡就是自己,也就是心裡產生畏懼與懷疑,到底自己行不行。我以前曾經寫過一首詩,是在講又過一個年,不是害怕年紀增長,而是怕機會一個個消失。每個人其實在人生中都會有大好的機會,我們也因為害怕,機會就此而過。創意的工作就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好的構想,不要害怕,或是說絕對不要退縮,或是說害怕這兩個字只有在字典裡有,在心裡面沒有,不過前提還是,你的工夫越扎實,將來可塑的創意原料將越豐富越特別,當然練工夫還是一步步來我們有機會再更進一步討論與說明。
One Cut寫於美濃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主流電影的開場(二):第一個鏡頭

從事影像創意工作,不管是劇情片或是非劇情片,怎麼樣開始說ㄧ個故事,是最麻煩的一件事。事情還不只是說個人的想像力問題,有時也有現實面的困擾,比如說你有想法了,但就是沒有畫面,接下來team的人就彼此怪罪,再想辦法彌補。這樣的作為,只能說遇事不明,無法理解影像的奧妙和關鍵因素。以紀錄片來說,你看到的是職場上一堆拿攝影機的人跑來跑去,緊張兮兮的深怕搶不到鏡頭,或是錯過畫面。事情真的是這樣嗎?這樣其實曲解了紀錄片的本意。我們為什麼要記錄,又要記錄什麼?如果能夠清楚的解答這個問題,許多的拍攝方式,或是說故事的方式,才是適當的。我們在這裡一再的強調,影片不是主觀意識構成的,電影的每個鏡頭都有意義也可以說明的很清楚。就劇情片的開場也是一樣,不是妙筆生花神來一筆就好,他是有章法講技巧的。
不管你是不是精於電影,在現在資訊太超過的時代,你看到不合意就轉台,或是關掉網頁,另找一個新網址,所以影像特別強調要吸引人,而且吸引人一直看下去。問題又回來了,怎麼樣做才可以吸引人繼續看下去?我想全部的電影電子媒體或視覺科技公司,都在找答案,找到了答案,還想找更新的答案。你會說這很容易,我們就從第一個畫面,第一個場景,每個都好好構思好好經營,就有觀眾繼續會看我們的影片。如果你知道實際職場的狀況,就不會這麼樂觀了。前一陣子新的電子媒體試做一部紀錄片,半年下來換了整整兩批人,就是做不出來。我們這一行其實就是手工業,成品是一針一線打造出來的,不是拿著仙女棒,手指一拍,畫面就出來。怪就怪在這一行拿仙女棒的比較多,拿針線的很少,就算手中拿針線,他還以為自己拿著仙女棒,只能說影像被歸類娛樂事業,走進來的人都曾經被絢麗迷惘過,但實際上就是建築工人,必須一磚一瓦慢慢從底層蓋起,而且同時是肉體與精神上雙重煎熬。因此實際上拍片並沒有想像中浪漫,但是如果你還停留在拍片剪片想破頭的煎熬,我還是要說,還沒有到一窺影像奧妙的階段,那麼現實煎熬的磨練,我還是認為有必要。我們再回來說,難道我們不是從第一個畫面就好好拍好好剪,呈現給觀眾嗎?理論上是如此,但是你有印象,那一部紀錄片的第一個畫面就讓你印象深刻的嗎?我所看到的片子大都不會讓我有印象,只會讓我覺得捏一把冷汗。
不管你是不是精於電影,影片的好壞確實就取決於第一個鏡頭。我不認為職場的人知道這個道理,不管你是不是精於電影,否則你不會看到一堆紀錄片的開場,不是由一堆人的簡短訪問串成,不然就是西元幾年開始,完全不知道怎麼樣開始一個故事。當然業界的朋友看到的話,一定很刺眼,我當然知道這個行業誰也不服誰,最後誰才是真理?答案自然是官大的人,誰掌握權力,誰就用那套標準,這種文化,註定還是幾輩子淪為文化奴才。我們這個園地,是提供廣義的思考面向,不必相信任何對影像的看法,也不要相信官特別大的人他不是定律,只有透過思考,才能知道影像更高的境界在那裡。
我們前文提到過序場主要的功能就是營造氛圍確立影片基調,那麼做為序場的第一個鏡頭自然要有上述的功能,當然還必須潛藏更多的符碼。首先,第一個鏡頭要非常的好,也就是全片最好的畫面應該在第一個鏡頭,而不是鋪陳之後放在高潮處。為什麼如此?如果你有機會和一些人一起去到同一個地點拍照,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得出來的照片天差地遠。問題就在於你對影像的掌握功力究竟練到了三袋弟子或是九袋長老,還是可以拿打狗棒的幫主。影片團隊的功力就表現在畫面上,透過第一個鏡頭就知道功力深淺如何。就算同一個工作團隊,拍攝出來的畫面也可以細分優劣,大如電影,演員功力、導演手法,每個場面都分得出優劣點,有時連導演也深陷其中,並不能窺出細節與奧妙。當然所謂好的畫面並不是天馬行空,將什麼有如香格里拉的畫面就放在前面,風馬牛不相及。因此,所謂的第一個鏡頭,當然要蒙太奇去接第二個鏡頭,要有故事的文本文化意含頭尾呼應的考量,主角人物預備出場的鋪陳,整體來說,第一個鏡頭已經可以嗅出導演故事的核心、圍繞的主題和準備故事的進展。所以說第一個鏡頭一點都不單純,有著極大的使命。做新聞有所謂開頭的黃金五秒說,千萬不要相信這種話,有誰規定要怎麼開場?如果影片通通是五秒開場,這種千篇一律的方式,誰會看?影片自我設限,沒有驚奇之處,還能說是影片嗎?誰又規定新聞一定要這樣報導?如果有機會去看看法國人怎麼做新聞,或是德國怎麼搭攝影棚,就會知道能夠思考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了。好了,相信你已經可以多點思考想像了,那麼問題是,就憑一個鏡頭就要傳承故事的文化符碼,還有什麼主題、故事的進展、導演的企圖心等等,可能嗎?這樣是不是天方夜譚?我們再思考一次,影片是許多畫面相加的效果,怎麼是單一畫面可以說明一切?我這樣寫,也在引導你思考,答案其實已經說出來了,我們就再想想!!!
One Cut寫於美濃

創意僅僅是一種習慣

我自己是非常感慨身邊一些優秀的影像創作或是導演,轉而去做那些他們可以輕鬆勝任的工作。我了解人生中到達了某個階段,是會喊累的。當年苦口婆心勸這些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要輕易離開創作的軌道。雖然他們認為其實還在這個領域,並沒有離開。然而我覺得他們其實並不了解,創作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是在一個軌道上,他不會像火車一樣,經過交叉鐵軌,過了一陣子又會回到原來的軌道。 我自己就有深刻的體會。當時年紀輕輕學完電影回國,就覺得自己有一身的本事。腦子只想只要多賺一點錢,就可以拍紀錄片了。將近二十年前,當時設定的目標是一年多賺三十萬,然後花個三、五年拍一部片子。沒有多久一次偶然的機會,電影界的朋友要合開一家貿易公司,覺得機會來到,可以實現拍片夢想。那時剛好柯達公司每年宴請留美學電影的學生,我在會上意氣風發的宣佈我的決定。大家知道電影苦哈哈,替我的決定感到高興。現在回想起來,大家並不了解我,所以沒人制止我做這件事,或是根本和我就不熟,也懶得跟我說,畢竟沒有人想當壞人。公司因合作的關係,很快的在半年就垮了,為了還債,就替遠房的親戚做傢具進口,一晃就三年。這三年期間,我想過拍片的事,但是精力花費過多在工作上,越來越發覺,沒有在影像的環境上,沒什麼想法,就開始偷懶了。一直到自己發現不是做生意的料,為什麼不回來做自己最在行的工作,或是說自小培養了這麼久,我也只會做有關於影像的工作.回來業界後,我對當時選擇離開,有更多的體會。 創作真是不容易的事,對現在電視與紀錄片生態,其實大部分不應該稱作是影像創作。然影像作品要做出來都很不容易了,大部分的同行都會認為自己做出來的就是作品,絕對跟創作有關,其實這種界定只是自己說給自己聽的。這些活生生在社會上的素材,只是花時間去拍攝,用我的話叫“採集”,然後把素材整理一番,這嚴格來講,不叫影像創作,除非是在製作過程中別有巧思。我這樣講會令很多人失望,但是我們必須面對事實。你會說我們去拍攝當然是現實的題材,我們把素材拍回來,整理做出一個片子,何罪之有?問題本身取決於作者的態度。以前我們一組人馬共五位導演,後來有人告訴我,其中的一位導演總是半夜偷偷打開我們的櫃子,看看我們是怎麼剪這次任務的片子,他才開始工作。我們聽聽都笑了,不過還是決定把櫃子鎖起來。我笑的原因是,還真是偷懶,連花腦子去想點事情都不肯,日後如果還做這個工作,有得苦頭吃。對業界一般所呈現的影片,我自然有話要說,其實就是偷懶。通常是這樣做做就好了,自己能力不足努力不夠,還怪說怕觀眾看不懂。特別是公部門和電視台普遍的愚民政策,如果有知的觀眾,早就遠離這種荒謬的媒體。我們的電視為什麼要做一般化的節目?原因很簡單,因為視界一般,做出來也就一般。要去想破頭,做出很不一般的作品,沒有人承認那不難。很多人其實也想做出點成績來,但強烈的受限於技法,或者是傳統影像的框架,很難自我突破。我們看到很多的例子,周圍的朋友想用力擠出點不一樣的東西,最後還是必須妥協於知識上的不足,交出一個其實誰做都一樣的作品。創作是必須要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思考怎麼做可以做的更好。剛開始的時候,不是別人給你壓力,要不然就是自己給自己壓力。在影像上不斷的去想,怎麼做可以突破自己。那需要一段很久的時間自我焠鍊,熬的過來的人,那龐大的收穫,完全屬於自己,最後將其貢獻出來,又能有益於這個社會。
One Cut 寫於美濃

主流電影的開場(一):序場

沒有任何一個規則去規定一部影片要怎麼開場。你想怎麼做,通常都可以照你的意思去進行。只不過影片的發展由電影開端,所有的影片敘事方式就是以電影為依歸。而電影這個在短短的100分鐘要講一個動人的故事,或是某人一輩子的故事,必須畫面用的精簡,而且每場戲可以繼續推動故事前進。而每場戲就是由每個畫面銜接起來,以致於每個畫面都有其意義。我們如果更仔細的看待,其實電影的發展,每個畫面都帶有符碼,受過一定的訓練,可以解開每個畫面的謎題。當然受過電影理論或傳播語言學,同樣可以解這個符碼。我們現在談的影像概念,有更多從影片製作的觀點出發。 英文劇本和中文劇本說故事都一樣,但格式語法卻不同。當然中文劇本是學習西方,然後從東洋那邊模仿的格式。有些英文劇本的妙處在中文劇本看不到。比如說撰寫英文演員口白每行的長度,是每行8~10個字,目的是這樣的長度,演員方便背誦。中文不管,稿子從頭寫到尾,少了演員目視的立場。 說起來劇本也不一定非按傳統的方式編寫,只是約定成俗,大家看習慣就好。你如果仔細研究,不見得合理,只能等革命。然而英文劇本沒有的,中文劇本卻有,那就是序場。這是中文劇本可以發揮的特殊情況。 序場是什麼意思?和開場有什麼不同?我說過沒有人規定劇本怎麼寫,但是有些方式是可以把一件紛亂的事情說清楚,講的精簡明白。我們寫劇本,通常可以從場ㄧ開始寫起,這沒什麼問題,場一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要銜接場二。如果我們界定並增加序場,或是說運用序場,用以承接場一,這樣就清楚明白了。 至於為什麼不是場一開始,而非要有一個序場呢?這跟電影的特殊功能有關。從這裡我們再仔細思考,其他的影片是不是可以同步辦理。所謂電影的特殊功能就是,你必須設想你是影片製作的人或是導演,然後想想電影院的特殊環境為何?那是一個黑暗的密閉室內,人坐定後無論心情和眼睛都無法適應馬上變換的環境,需要一點時間。就算看過廣告,以前還唱過國歌,影片正片開始的時候,也是需要一點時間進入狀況。因此所謂序場的首要功能就是營造氣氛、營造一個觀眾可以進入主題故事的氛圍。 好萊塢主流電影約定成俗的開場就是credit:片名、演員、以及主要工作人員字幕的出現。這些字幕可以單獨出現,可以壓在螢幕上出現,可以變換方式出現,稍後出現,或是片尾才出現,但是絕對沒有不出現的情形。我們這裡所講的序場是前三者的情況,也就是在一開始就出現的情形。主流電影的發展,在一開始字幕的出現,就已經暗藏符碼,字幕出現的方式都是一門學問與技巧,然而觀眾看得懂看不懂卻不重要,原因是那些不是電影製作者最想傳達的訊息。因此序場除了營造氣氛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確定電影基調。這個基調可以透過演員和工作人員字幕單獨來表現,也可以透過字幕與螢幕的關係表現出來,端賴影片的故事要用什麼樣的手法來傳達。我們將抽絲剝繭,談談這其中的奧妙處。 
One Cut 寫於美濃

攝影的關鍵:眼睛看的到,就拍的到

影像強大的魅力,有很大的一部份是新的器材不斷推陳出新。我們看到了太多的人不厭倦或是著了魔的追逐新的攝影機,卻是非常少的人在玩後端的剪接設備,更不用說去思考影像的新境界。表面上看起來,影像製作的前後端,性質天壤之別,成像的照片不管好不好,那種馬上捕捉的到就在前幾秒的記憶,立刻的實踐了眼睛捕捉到的美感,強烈的滿足了人們對追求美的心裡素質。更何況拍出來的作品偶有佳作,總覺得不可多得。搞攝影創作的群體是集中在前端,後端那種畫面接畫面,從大海裡找畫面,到怎麼可以把畫面一個個接起來,又要像一回事的痛楚,可以證明做後端事業的人,多半是當初進這ㄧ行誤打誤撞或是被師父騙的結果。 有太多的著作教大家如何操作攝影器材,卻沒有講怎麼樣有個關鍵的觀念,幫大家拍出更好的照片。說穿了,機器使用本身就是個工具,要拍出好照片,或是好的連續攝影鏡頭,只要有好的觀念引導,就能透過機器來實踐。所以,機器本身只是個工具,最起碼他要完成你心裡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意思是攝影機的使用和操作是最基本的要求,熟悉了解攝影機功能是基本的工夫。當然我承認光是要去理解一部機械都要花上很長的時間,而且到頭來,一副似懂非懂,該懂的懂,不懂還是不懂。其實攝影有一個重要關鍵,中心思想,就是:“眼睛看的到,就拍的到”。意思是,我們要訓練的是眼睛,而不是訓練使用機器。眼睛所看到的,相機只是幫忙完成而已。每個人去同樣的地方拍照,拍出來的相片其實都不一樣,就是因為同一個地方,看到的不一樣,想的也不一樣。大概這也是社會可以如此多元的一個有趣原因。 訓練眼睛,跟你的目光視野有關係。首先你必須先要有一個信念,不管是什麼場合、地點和角落,相信都能拍出好照片。然後從相機的框框去學習機械的構圖以及曝光方式。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與掌握之後,你對相機的了解,越來越和你眼睛所看到的畫面,結合在一起。久而久之,眼睛就像相機的觀景窗一樣,看到什麼,就能拍到什麼。資深的電影攝影師、燈光師在看場景佈置和下燈光時,都是瞇起眼睛直接看現場,因為他們訓練有素的眼睛,已經可以判斷攝影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眼睛除了挑選最適當的場景和構圖之外,要讓畫面更上一層樓,就要訓練想像力。這裡所謂的想像力和一般的想像力不同,它是透過已經訓練有成的眼睛,知道可以透過實景所得出的感覺,進一步昇華成腦中的想像,再回來用眼睛和相機來表現。畢竟你想的再美,而不理解手中的機器是不是可以做到,這樣還真的是想了也白想。 長久訓練下來,心裡頭一直會有畫面,當你看到任何事情,任何景點,甚至任何的畫面,都想拍下來,原因是看起來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想要拍下來。然後又不知多久的時間之後,工夫好到用樹枝也可以走江湖時,傻瓜相機同樣可以開設影展。然後又不知多久以後,又想玩最新的機器設備,如此循環不已。不過就算物換星移,所訓練出來的眼力還是一樣維持著。記得2001年剛到巴西時,去看了一個貧民窟,我們先不敢貿然進去,就先抵達村外的入口處。我驚訝的連聲說好美。同行的當地人不解的問我,貧民窟那裡美呢?實在很難解釋,因為看事情的美除了修行,就是要訓練不一樣的眼睛。有時在一個地方取景,會遇到同好做一樣的事情,從他取景的方式和位置,我們一眼就看的出來,這個人功力的深厚。長久的喜好與訓練下來,看到所有的畫面都是美麗的,這些美景就會投射在自己的心裡,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事情的看法和心裡素質。所以從事這個行業學有所成的人,一定是底子裡很開朗樂觀的人,主要就是他所看到的,都是美的。 
One Cut 寫於美濃

影像創意的基本功

剛剛進入電影這個領域,正好是金馬獎外片觀摩展才剛辦的時候,一個年輕只喜歡看電影的小子,正好有幸認識一位1980年台灣新電影的新銳導演。滿腔熱血沸騰,幫他打點購票的事情,小小心靈裡,覺得是無比榮耀的事情。自然我很好奇,心目中崇拜的導演如何看待國際級大師的作品。每次見到他看完影片之後,總是搖搖頭,搖完頭之後,就匆忙的走了,大概怕影迷認出來吧。雖然我們坐在一起看電影,但是不記得有什麼交談的機會,那時在電影這個領域,我才沾上點邊而已。一直到有一天,看完塔可夫斯基的“鄉愁”之後,我忍不住問了他的觀感,像我們這樣的年輕小輩,一定可以從中獲益不少。只聽導演略帶哀怨的說,不應該在大專的時候就學拍電影,不應該。我一時無法了解,學電影不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嗎?導演接著說了,一開始就學電影,沒有其他學問的基礎,拍起電影來,會有侷限。 之後我在這個領域,見過太多年輕時候對影像熱情的人,從事這個行業一段時間,或是10幾20年的時間,紛紛離開製作的領域。資深有經驗又願意做創作,不怕別人說三道四的影像創作者,意思是還能存活,實在很少,非常稀少。大部分有經驗了之後,憑著以前一點點的豐功偉業,一定去升官轉行政職,回過頭來再來管那些他年輕時一樣苦哈哈,幾乎是一針一線逢出來的影像作品。實際上負責把作品做出來的人,一定是這個業界的最下游,所有在上游的人都可以指指點點。我年輕時曾夢想有一天廣告拍片公司不做了,要去大公司,比如什麼飲料公司去管廣告,發包之後再回來修理那些下游的拍片製作公司,以懈心頭之恨。可見我們這個行業,人格扭曲的有多嚴重。 這個領域不是沒有資深技術從業人員的設計,也就是,假設說你是從事美術工作,你就在你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專研,不必做什麼長官,但是薪水不比長官來的少,這是對專業的尊重。電影製片廠因分工細緻,要求更專業,是比較有可能做的到。廣告拍片公司規模太小,全部的人都投身在製作上。最麻煩的就是電視,要能夠做資深的創意人才,除非是搞綜藝節目。許多人不管是快樂的升官或是黯然的換跑道,離開製作實務就會越來越遠,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製作上的創作很難突破。難以突破的關鍵除了自己性格之外,最大的關鍵就是基本功的問題。 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有一回聽說有一位老師要開一門另類電影Alternative製作的課,就是不同於一般電影的影片。我們所有同學都很興奮,原來那些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電影,還真的可以學到,這樣就可以拍出驚人的作品,名字將可永載史冊。結果第一堂課老師就說了:「我知道你們都想拍出了不起的作品,也看不起好萊塢電影,所以你們反好萊塢,看不起好萊塢。問題是,你們真的了解這種主流電影嗎?如果你們不了解,如何反他?」。老師的一席話真是晴天霹靂,那可以名留史冊,讓頭腦發脹的美夢,頓時化為泡影。當然想想真是有道理,還是乖乖的回來學主流電影。我說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講,要做影像創作,基本功不但要好,而且要非常的好。 你如果去看看北京電影學院一年級的課程表,你會看到一門共同的科目:哲學。在那個還在尋找自我,人生中吸收知識能力最強的青澀年代,一定要學習社會以及人文科學。這種吸收人類思想發展的學問,是打下影像創作的最基本工夫。所以美國的電影製作研究所,比較喜歡那些大學是學歷史、哲學、經濟和社會等科系的學生,原因就是這些訓練讓人比較有思想,將來有更多的思考機會。除了這幾門學問之外,有一門學問在這個領域是比較被忽視的,那就是邏輯學。邏輯可以透過哲學和經濟學得到,他也可以成為單獨的一門學問。在業界有一個明顯的狀況,你可以經常看到,如果是60分鐘的片子,到了20分鐘的時候,說故事的方式就怪怪的,不是停頓,要不然就是重複前頭說過的話。主要原因就是,一支長片在剪接的過程已經亂了,故事無法順利的推展,因為腦中的邏輯思惟無法繼續推演。不見得製作的人有這樣的意識,但他知道好像有問題,但是問題又解決不了。簡單的講就是邏輯不通,自己又看不出來,特別是在緊張交片時,壓力可以暴露一個人的真工夫。 有了基本學問之外,如果開始有機會接觸影像製作實務,除了技術本位要求之外,必須要非常的了解劇情和非劇情的來龍去脈,在實務上是如何運用。在這個領域,談技術面的很多,談觀念這種軟實力的很少。就算是某些層面的技術,書上也找不到。影像創作其實要的只是一把key,只是大門打開之前要準備非常的周全,我們將一步步的來,引導從事影像創作的人,有更多的思考。 
One Cut 寫於美濃

是誰負責串起影像

在美國,東岸與西岸的製片概念有著基本上的不同。西岸強調製片為主,行使職責細緻的拍攝工作;東岸則是導演為主的獨立製片事業。兩者理念不同,壁壘分明,存在著本質文化上的差異,主流電影亦然。重點是影片總要生產出來,大電影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因為分工精確,很容易找到那顆螺絲釘出現鬆動。以製片的角度和方式來看,以前大的影片和小的影片沒有什麼分別,只是規模不同。隨著拍攝器材和剪接器材更形普及,兩者製片的方式也會呈現M型趨勢。規模小的影片主要就是人員編制少,而且幾乎屬於兼差性質,主要是手上同時有好幾個案子,才能存活。工作人員大部份屬於前端拍攝人員,你沒看到拍起片子都是浩浩蕩蕩一群人,完成影片的剪接室,通常就變成是孤孤單單一個人。 連續的畫面當然需要前後端的串連,才有成品出現。在影像上幾乎是各盡其職,但也不相往來。唯一能夠串得起來的橋樑,就是以前人家經常說的,西門町的招牌軋下來,10個人裡面,有三個是導演。當然那是以前的說法,現在我看應該是10個裡面就有5個吧!只是其中的4個半都失業,所以要出來閒晃。不過導演為什麼要這麼倒楣,他一定要十八般武藝都要會才可以行走江湖,然後走江湖還要被招牌軋?或被業主炒魷魚?拍片這麼瑣碎的事,導演要顧前顧後,搞得十八般武藝沒一樣精通,所以經常是在前端出外景被攝影師唸,後端又被後製剪接師嫌。然後又必須插手時常搞不清狀況的製片組,而可能最本份該做的指導演員工作,自認資深的演員根本打從心裡抗拒。看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導演自己多請客,擺平局面。好了,你有沒有想過,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當初誰規定這些是導演的工作,或者當初有誰規定做這個工作的人,他就叫導演。大概只是中文約定成俗,叫導演比較有禮貌罷了。 我們就回頭來說,是誰要把這些前面後面的事串在一起。當然他會是一個人,不管是編劇、製片、美術、導演、攝影、剪輯或是場務,其實我們要的只是一個“答案”,這個答案可以解決影片碰到的問題和應該進行的方向。你仔細想想,答案的意思是尾端的結果,如何能貫穿其間。要能夠串連一切,需要的就是可以執行的“觀念”,這個觀念只能有一個,但是背後還有無數的觀念。意思是說,影片只能有一個主軸,一句話就可以解釋的清楚,但是背後要有長久訓練累積的觀念做支撐,才能明白那個主軸概念。我們通常把這樣思考的難度丟給了導演,因為職務上他更像知識份子,屬於用腦子的工作,而別人也樂於避免責任風險。站在導演的角度,這絕對不公平,因為大家腦子裡都會有想法,而最早的想法還不是導演想的,那是編劇的事。壞就壞在導演經常去參與寫寫東西,然後把編劇的事情影像化,裝懂的結果,最後自然是自己負責。在日本那當然沒有導演這件事,他們叫監督。我們這邊要怎麼叫都可以,但是其實有一個位置其實比導演和監督更重要的,那就是“構想”。當然影片上頭並沒有這號人物,只是暫時還不是大家的習慣罷了,然而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必須想想看未來世界的模樣。既然招牌可以軋到五個導演,那誰導的會是最重要的事嗎?好萊塢早就不這麼想了,將來自然是誰擁有與掌握構想,誰有好構想,誰有賺錢的好構想,誰有名流千古的好構想,才是最大的關鍵。 
One Cut 寫於美濃

我們為什麼要從事影像創作

從事影像創作的人,可以有千百個理由,說出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行業。大體上來講,他們都是因為喜愛電影,才來到這個領域。但是我從來沒有聽過有誰不喜歡電影。就算不看電影,也會看電視、看網路影像,確實沒聽過有人根本就不喜歡影像這個東西。既然大家都喜歡,那麼從事影像工作的人,應該是全世界最夯的人才對。不像從事政治工作的人,有1/3的人討厭你,另外1/3的人懷疑你,還有臉皮去搜刮油水。從事餐飲業也會遇到挑食或是簡食的客人。可見影像先天上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大家都喜歡看,做出來的作品理應大受歡迎。然而事實卻是,做出來的成品經常等著被挨罵,不是觀眾罵,老闆罵,同事罵,不然自己也會罵自己。問題就來了,先天條件雖好,我們後天卻很容易糟蹋掉。 影像的發明,簡直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理應好好加以利用,全民都是大導演才是。但是基本上,我們必須承認,其實對影像的掌握,還真是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大導演、小導演或是業餘導演,或是一旁摩拳擦掌的人,必須面對一切從零開始的困境。依照心裡學的說法,有1/3的人是隸屬於視覺型的動物,換句話說,有2/3的人無緣於影像創作。根據是,如果你夜晚到戶外看月亮,回到屋內過了五分鐘之後,你還可以清晰的想像出月亮的模樣,那恭喜你,應該是屬於視覺型的動物,這樣看美女更有充分的理由。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像我看月亮,很清楚記得住月亮;但是看人,馬上就記不住,怎麼說都是視覺白癡,還不是照樣從事影像創作。 從事影像工作的人應該是藝術細胞發達的人。這樣的說法,未免太小看了人類。你看看上一代、下一代、前人、青年人,誰談起戀愛來,留下的篇篇字簡,不都是因為荷爾蒙沖昏了頭,經過化學變化,使得體內藝術細胞活了起來,譜出了一章又一章可歌可“氣”的動人詩篇。所以每個人都有藝術細胞,到了天昏地暗的戀愛時刻,每個人都是詩人,就算是被動好了,也會被追求者不懈怠的努力,最後打動芳心,荷爾蒙像火山一樣,爆發開來。如果人人有藝術細胞,大家至少多多少少做一點創意工作,這樣才不會覺得搞藝術的人都是怪咖,非我族類,其心必誅。 相對來講,從事影像創意工作的人,是需要有一些條件。從大環境來講,社會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1990年我到美國讀電影製作研究所,主要是當時我對電影的疑問,在國內找不到答案。課間在外頭坐在板凳上和同學聊天,大學部的學生總是經常以羨慕的眼光看我們。你不要看美國學生上課和老師討論,是可以高高翹起二郎腿,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可是每次我請他們坐下來跟我們聊天,不誇張,從來沒有一個學生敢坐下來.我不解的問他們為什麼?他們都是說,因為對我們很尊敬。聽起來實在很刺耳又臭屁,我以為是因為每年近700個學生申請進研究所,我校只錄取15名。後來才知道,除了這個原因之外,美國電影製作研究所,基本上是不收大學是學相同科系的學生。所以他們都想來這個研究所,但他們都知道,幾乎毫無機會。我知道後只能心裡偷笑,我笑的是,只能說我是運氣好。在我們的隔一年,也就是1991年,美國經濟產生很大的變化。政府無力挽救經濟的不景氣,致使很多大學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學生暫時不去就業,選擇繼續讀書。當時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大學生有更多的比例申請藝術科系的研究所就讀,原因是美國經濟體強大,不景氣只是一時,將來更多的人可以在藝術市場維生。結果造成申請我們系所的人大塞車,而且幾乎都是來自名門大學的頂尖科系。所以我只能說是運氣好,像我們班上只有一位是名門正校,來自耶魯的經濟系,其他聽都沒聽過。為了這件事情,我班上同學還跑去找系主任理論一番,質疑名門正校的學生就真的會拍片嗎?我記得系主任的答案是,面帶微笑的兩手一攤,意思是誰知道,他也要過幾年才會知道。 大環境有了可以以藝術維生的環境條件,接下來就是個人的條件。影像的特點是每個人都有活生生的畫面讓人胡思亂想,然而心裡所想的,你如果是透過筆來書寫,經常是辭不達意。心裡所想的,用話說出口,也是經常表達不夠得體,還容易得罪人。用音樂來表達,需要專業的技術。影像雖然人人有畫面,但是難以執行。那麼說了半天,到底為什麼要從事影像的創作?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先不要問說自己做的到做不到,而是看到了影像有了另一層的感覺,也想透過影像來表達而已。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基礎。這裡所講的基礎不是基本功,而是長年累月的習慣。這個習慣就是打自孩童時期就已經不斷閱讀電影的人,更有機會從事影像工作。影像創意是個很長時間經驗累積之後的再創造,沒有長時間的栽培,很難一頭在這個領域可以有突出的作為。沒有長時間浸淫,就會碰到業界喜歡玩影像,半路出家的長官,往往是有想法沒做法,最後決定你未來的絕對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是不是尊敬他。所以大概也沒有人想寫影像創作的文章,要想成功的話,學習如何去尊敬一個人,可能更實用。 
One Cut 寫於美濃

千萬不要相信,影像創作的優劣好壞,純屬主觀意識

電影發展了100多年,大體上來說,它所呈現的表現形式,大約慢了哲學思潮20年。電影都是先拍攝製作,後面跟著才有理論分析。電影最早被發明之後,在懷疑之中,好不容易才擠身藝術之列。這麼多年下來,實務和論述雖然還是業界天平的兩端,但是有經驗和意識者,應該可以嗅的出,兩者互相為用的奧妙關係。 電影的發展歷史中,大概除了法國新浪潮的楚浮、高達等人可以實務理論並進之外,很少有成功跨行兩邊的例子。大部分的真實情況是,一個導演的作品首映之後,他大概會躲的遠遠的,最好是出國。原因可能很複雜:有可能他自己對作品要求的不滿意,當然絕大部份是嫌資金不夠,時間太少。另外有可能是,拍戲實在是太累了,必須趕緊出國渡假,以調養身心。但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必須面臨影評和觀眾的批評,以及票房壓力。以現今每個人都是影評人的網路世界,更是承受巨大的壓力。所得出的結果,不管有多少的論點和評語,導演都會說,那不是我的意思。好了,問題來了,那是什麼意思?受過訓練,靠筆維生的影評家,或是看過無數電影、連續劇和You Tube的網路行家,難道都猜不透影片真正的意圖所在嗎?我要是說出事實,想必大家都很失望。但是在這裡,我還是武斷的說,其實是真的猜不到。 看起來,從事實務的的導演很厲害,厲害到別人都猜不透。其實也不能這樣說。當然每個創作者的想法和理念不同,我們又不是他,如何可以準確的猜到。不過重點還不在這裡,癥結所在其實是影像本身的特性使然。意思是說,導演的想法意念,經過了一種轉化,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內化成影像,來表達他的故事性。他不可能每場戲、每個場景先去理論分析,再去拍攝。原因是影像就是妙在把事情透過有畫面的想像表現出來,導演所有的功力都變成了可以拍攝的畫面串連,而不是單單用文字和論述,否則這種鑿痕的工匠技法,似乎不必花費力氣去評述。而轉化為那種不著痕跡,才是真工夫的表現。 那麼最好的評述者應該就是導演本身。理論上是如此,但實際上有困難。因為他能夠說的,能夠表現的,全寫在螢幕上了,而且他還真不是靠口才吃飯的人。對影像有興趣想評論一番的人,大有人在;導演也是人,他也想在旁邊看看,到底天下究竟有多少知音,可以懂得他的心。 一部作品就這樣出來了,結局就是各說各話,觀者自我評斷,反正影片好壞,都說是觀看的人,主觀意識的喜好,因為藝術這東西很難解釋與說明。那這樣說起來,也不太需要電影評論家在一旁說事情。或者是評論家至少是名門正校,受過專業上的訓練,可以導引讀者去閱讀一部作品。那麼前述已經說過了,影片的創作者絕對不會認同評論者的發現。那麼問題出在哪?又要相信誰呢? 試著要去評論一件影片作品,並不是容易的事。影像創作是一種長時間轉化,累積創作習慣的過程,這個轉化可以轉成千變萬化,也可以轉成一招走江湖,但是畢竟不是旁人可以理解,或者說作者本身也還在細細品味,說也說不明白。那麼我們如何評述一部作品的好壞?其實歸根結底,必須把視覺藝術是主觀認定的想法先拿掉,事情並非如此。我們確實會遇到那些名校電影實務科系的知名導演,去看另一位知名導演的作品後,那種不以為然的態度。大家都是抱持主觀觀看影片的態度,影片的批評很容易,但要說出妙在哪裡,或者給予另一個創見,又是何其困難的事。 電影發展這麼成熟了,難道沒有一個客觀衡量的標準去看看片子嗎?為什麼大家說看電影各憑喜好,我們就這麼輕易的把說不出那裡好壞的原因,推給了主觀意識。想想這其中的道理和奧妙的地方。也就是說,影片是可以全盤的解析,他有一個客觀的方式可以說出影片真正精妙之處。但是這種方式不是電影理論的論述方式,不是單獨語言學、解構學以及其他哲學的論述,而是一種混合著實務思考、各式技法和長久經驗的基本功,再轉化實務為理論,理論成為實務的綜合觀念和工夫,非一朝一夕可以練成。如果你是一個知道影像創作經常會帶給創作者很深的痛苦和挫折,而毅然決然還是勇敢挑戰自己並且敢去思考的人,我們就可以慢慢的導入主題,進一步來談談影像創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One Cut 寫於美濃

要有不同於一般的影像創作,必須要有不一般的創作環境

影像的學習,其實是從一片空白開始。如果熟讀唐詩三百首就能行文寫詩,那麼影像的實踐卻很難。有意思的是,不管你是不是這門專業,你的腦袋卻有無數的精彩畫面,也許經過稍許的編排,就能成就一幅偉大的作品,只要有機會,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才是大導演。然而面對現實,我們每個人腦袋產生的景像,那些栩栩如生的畫面,並不是影像,那是夢,或者更誇張的說,是幻覺。換句話說,那種想像實踐不了,也留不下來。當然有許多電影大師,自小就是視覺天才,他可以將自己的想像化為影像作品,而不需要從空白處開始。 如果不是天才型的人,還是得乖乖的從空白處開始,原因是面臨實際的臨場狀況,基本上自己就把自己搞成真空狀況。這有兩層意思,一是說沒碰過的情形,基本上不會處理;另一層則是將以前所學的經驗暫拋腦後,在真空狀態下,尋找新的方式。後者已經是見山不是山了,這種老師老早說過的,要把所學過的暫時忘記才能創作,難道真的有人相信?你想想看,如果要畫出一幅印象派油畫,你說把素描基礎忘得乾乾淨淨,有這個可能嗎!理應當是,去深刻的了解,才能超越它。之所以有放空的說法,原因是學習影像製作的人,開始從一片空白處,慢慢學會了各種表現技法,很容易的受制於那些約定成俗的表現方式。僅憑自己的聰明才智,是很難超越這些範疇,因為前人能表現的方式與技法,都已經遠遠超過單一一個人能夠思考到的境地。既然難以超越,乾脆就說放空,免得被綁手綁腳。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負責任,原因是都空了,何謂實有?那至少給點意見,最起碼的意見都好。 影像的創作,還真是個嚴肅的課題。要做出不同於一般的影片素質,當然條件還蠻多的。這裡首先要表達的是,要有影像創作,必須先要有一個不一般的創作環境。業界的看法自然指的是需要創意的自由度和夠支配的資金,特別是財力的支援,一般認為有錢就可以拍出好作品。其實這樣的觀念也不能說不對,但並不是絕對,也不是首要條件。我所說的環境,其實是和業界看法相反的觀念,也就是要有好的創作,更需要一個惡劣的環境。 什麼叫做惡劣的環境,就是說沒人、沒錢、沒器材、沒有好帶子,像這樣最壞的情況,都會有好作品產生。大家可能會說怎麼有這種事?但是先別妄下斷言,這件事絕對可以,和錢和人都無直接關係。重點是一個信念和數不清的技法。1999年3月,我這輩子大概唯一一次跳槽到另一家電視台,但是之前的前一個電視節目,已受法國觀光局的邀請,準備去拍攝與開發法國亞爾薩斯的觀光行程。由於我當時手上沒有直接可以做國外旅遊的節目,因此懇請法國觀光局支持另外一個節目去。那年四月結束法國行程,我接著前往荷蘭繼續我的拍攝工作,那個節目的製作人從法國就先回台灣。等到我從荷蘭返台後,經理立刻找我說,那個節目的製作人跑來告狀,說在亞爾薩斯天天下雨,節目做不出來,經理責問我行程是怎麼排的。我聽了一頭霧水,心裡想那有天天下雨,怎麼做這一行的人,喜歡到處告狀。我就告訴經理說,我們的責任是要教導這些小朋友,如何在困難的時候還能做出好帶子,而不是聽他們抱怨。我接著說,如果是我做帶子,碰上了每天下雨,我是不是還是可以做出好作品。經理因為以前是我的節目主持人,對我比較了解,聽了我的話,想想也對,她知道再怎麼樣,我還是可以玩出花樣,因為我對節目有絕對的品味。說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影像要有突破性的發展,必須要有艱困的環境做長時間的磨練。那個信念就是,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一定可以做出好作品!那又是憑著什麼?憑的是你知道數不清的技法,可以表現這個故事。而要知道這些技法,需要一定的艱難磨練。錢不是最重要的,以前我做的出國節目,連我才兩個人,每週兩小時節目,扣除兩個人的人事費用,實際每集支出才500塊錢,台幣500塊,請問有誰會相信?節目不是一樣做的出品質。因此,重要的是培養能夠思考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先要一頭栽進連呼吸都困難的創作環境中,最後被逼出自己可能也不知道的潛在能力意識。 One Cut 寫於美濃

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才玩影像創意

有時回想起來,年輕的時候選擇做影像創作,真的有點不知天高地厚。這個綜合藝術,觀者對影像的表現是直接的反應,呈現出觀看者自我成長中,在視覺認知上的經驗。而這樣的經驗,主要又回歸到從事影像工作的人,長久以來餵養觀眾的飼料,就是這幾種口味。造成了日後想在影像上做突破,得來的卻是觀者不自在的反應。更甚者,觀者可能就是業主,一般說來,要得到業主的賞識,就像遇到伯樂那樣的困難。 究竟問題出在那裡?當然這個大栽問可以歸因於許多的面向,然而歸根結底的問題所在,可能就是電影發展了一百多年,該怎麼玩,該是什麼類型說著什麼故事,可能都已經玩完了。但是事情果真如此嗎?如果我告訴別人說,我正在思索影像的可能性,大家一定會笑我傻,也不明白我在說什麼。其實這就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問題,明明當面說了,對方不是有聽到沒感受到,要不就是右耳進,左耳出,根本進不到心裡面。話說回來,如果影像的基本功好,就應該思索那更進一步的境界。 既然大家看了不少的電影和電視,視覺風格也越來越難看到別出心裁的作品,加上人們雪亮的眼睛,可以對影像作品直接的反應,這就造成了影像工作者無形又巨大的壓力。基本上,心高氣傲的影像工作者,很難承認在剪接台之後,馬上看得到成品,那股成敗立見的結果。而真實情境的結果,往往換來是一種失望的期待。不論有沒有受過影像上的訓練,心裡直覺的感受,就是覺得作品怪怪的,原來最起先的想像跟出來的成品,差距是這麼的大。更何況要成形那最初的想像,經常都要捎破了腦袋,並且拖到了最後一刻,才勉強擠出來,打鴨子上架的最初構想。這是普遍業界的真實情況,可想而知,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比較多優秀的作品。問題又在那裡?要怪就怪創意這個東西,本身就是極其艱難,如果你選擇其他藝術類別,像是美術或者音樂,沒受過訓練的人還不敢妄加評斷。可是影像這東西,每個人都是專家,每個人都有自己一番獨到的看法,就算是大師級的作品,也難逃被狠狠修理一番的命運。所以再怎麼說,從事影像工作又想玩創意的人,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也許就是靠一種傻勁,繼續前行。也或許,早已看到了前面的路,有計畫有目標的探索著前端的路。 
One Cut 寫於美濃